信息类别: 调查征集与反馈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11-01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16667

【意见征集】关于《德安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全面推进“全域养老”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的公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01 11:27
打印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建设“全域养老”为积极应对我县人口老龄化未来年工作总目标,持续健全完善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办发〔2023〕10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赣府厅字〔2023〕41号)、《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九府办发〔2023〕2 号)、《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安县公办养老机构“公建专营”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府办字〔202239号《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府办字〔2023〕5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德安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全面推进“全域养老”三年行动方案》。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4111日至2024年1130日。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将意见反馈至电子邮箱:daxmzj2021@163.com。

联系人:德安县民政局,联系电话:0792-4362379。


德安县民政局   

2024年11月1日  


德安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全面推进

“全域养老”三年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德安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事业基础性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正式提出: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建设“全域养老”为积极应对我县人口老龄化未来五年工作总目标,以实施“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为路径,持续健全完善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现就2024-2026年三年期间,紧盯实现重大阶段性成果,落实工作举措,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如下。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全域养老”总目标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安县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全面推进实施“全域养老”系列改革,作为县域积极应对举措,力争在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内基本建成“全域养老”,全县老龄工作与养老服务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全面发展。

(二)“全域养老”改革的总目标。对标国家战略,结合地方实际,确定“全域养老”五年工作总目标:一是服务能力全面覆盖。建立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基本养老服务网络;二是养老产业全面建立。对接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实事求是统筹推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普惠、医养、康养相结合,家庭、社区延申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三是社会服务全面延申。“全域养老”全面延申至“一老一小”“婚姻家庭”等基本社会服务功能及县域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四是品牌形象全面树立。积极创建德安“全域养老”党建深度融合社会服务品牌,全面助力德安经济社会发展。

二、“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三年总目标

(三)理论支撑取得突破,以“公建专营”改革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通过全盘谋划“全域养老”,将传统的单项养老服务公建民营管理机制提升为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和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建专营”管理机制,统筹把握养老领域供需关系的调整。在县域养老的管理机制上取得突破,2026年形成国家部委级别的理论课题研究成果。

(四)服务供给长足进步,以“体系公建”强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政府主导掌握基层养老服务供给侧主要资源的原则,鼓励民间投资,构建养老服务产业“生态链”。在兜底保障领域,以福利院和敬老院构建1+2供给体系,实现兜底保障服务全覆盖;在城区社会养老领域,以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和社区养老服务点构建1+N供给体系,实现城区普惠养老服务全覆盖;在农村社会养老领域,以乡镇养老服务中心、颐养之家和“互助养老千村示范点”构建1+1+N供给体系全覆盖。2026年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乡镇社区全覆盖、村组覆盖率60%以上。

(五)服务运营稳步发展,以“服务专营”强化养老服务运营能力改革。坚持政府主导掌握基层养老服务运营能力建设主动权的原则,鼓励专业力量、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在运营管理主体方面,实现县养老服务中心实体化的“专设机构”;在“全域养老”体系方面,建立覆盖全域的“专门机制”;在服务业态方面,推进养老产业各机构各领域的“专项管理”;在服务内容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构建形成全县养老点位阵地全体系“服务专营”格局。2026年完成组建德安县养老服务投资运营集团(简称养投集团),实现县域养老服务运营的“本土化”“市场化”“产业化”和“标准化”。

三、2024-2026年三年行动的主要任务

(六)实现县养老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进一步优化配置公办养老机构的资源,在机构改革和编制人员上实现整合,2024年实现县养老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2025年起,县养老服务中心切实承担起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监管与指导的具体职能。

(七)完成县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本项目已于2024年全面进入建设期,至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2025年四季度启动项目试运营,2026年全面投入运营,切实担负起“全域养老”核心阵地的各项服务职能,有力促进全县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

(八)完成覆盖全县的智慧养老信息化建设。依托中心项目,融入智慧城市总体思维、充分接入赣政通、赣服通和民政等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覆盖供给、覆盖城乡、覆盖全体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2024年全面启动,至2025年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九)引入并培育本土化的养老服务运营组织。2024年由养老服务中心牵头,以“管委会”民主议事机制,吸纳社会组织/非营利性公司,搭建“资产管理”“社团资源”“护理养老”“社区养老”等四个主要的运营团体构成“一心四部”运营团队,提前介入信息化和服务运营试点;2025年“一心四部”投入运营;2026年组建德安养投,为地方国有企业。养老服务中心专注行业监管,“公建专营”改革全面落地。

(十)社区养老服务稳步发展。社区日间照料、老年助餐、居家服务、家庭病床、家庭适老化改造等社区养老服务全面发展;构建“老年人友好城市、友好社区”和“儿童友好城市、友好社区”,城市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增强。

(十一)农村养老服务稳步发展。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不拘形式,实现功能全覆盖;农村颐养之家/幸福食堂实现体系化建设运营;“互助养老千村示范点”创建工作全面铺开,农村养老短板进一步补强。

(十二)兜底养老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福利院、聂桥、吴山等三所保障型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福利院护理型养老保障能力全面发展,为社会养老提供更丰富的阶梯式选项;聂桥敬老院进一步发挥农村区域中心机构作用;吴山敬老院建设成为精障等特殊群体集中照护专业机构。保障型公办机构全面纳入“公建专营”机制体系。

(十三)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服务事项全面落地,老年交通、文体娱乐、户籍、教培、医保、金融、高龄补贴、残疾保障等基本服务全面纳入养老服务中心统筹管理,实现涉老服务“一站式”受理分流,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办理流程。

(十四)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在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开拓发展老年大学、医养结合、康养旅养、候鸟式养老、社团养老、互助养老、银发人才等新业态、新形式,共建更加全面的养老服务供给。

(十五)区域性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以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整合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养老个人及家庭购买服务及社会慈善等各方力量,以养老机构为主要产业、集聚养老服务各业态,形成头部企业带动、全域养老产业化,实现健康发展。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办养老。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实现区域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十六)“全域养老”形成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撬动社会养老需求,通过广泛组织、宣传、动员,通过“五社联动”等多种形式,使“全域养老”广受关注、养老服务供给广受欢迎、养老服务品质广受认可,从而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十七)积极探索“全域养老”深化改革。在此三年期间,积极探索养老长期护理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县域养老服务品质标准化、“全域养老”链接社会治理等深水区改革事项,2025年开列《全域养老改革清单》,2026年取得全面成果。

四、加强保障

(十八)加强组织保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健全完善工作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充分整合发挥老龄委(老龄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机制,建强县养老服务中心,高效推进落实相关工作。

(十九)加强财政保障。在工作机制框架内,保障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经费、保障本级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养老事业;对标上级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落实各项财政保障;紧密围绕“全域养老”三年方案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保障。

(二十)加强部门协同保障。在工作机制框架内,明确部门和乡镇属地管理职能,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全域养老”改革,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与年度考核事项。

五、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步骤

(二十一)2024年为“全域养老”改革强攻年。以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建设和建章立制为抓手,以农村公办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老年助餐体系建设试点三项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到2024年底,中心项目全面推进建设,“一心四部”管理架构基本搭建;智慧养老信息化工程建设全面部署;老龄委、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等工作机制全面运转;年度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二十二)2025年为“全域养老”改革攻坚年。全面完成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全面完成智慧养老信息化工程建设和覆盖;编制完成《全域养老改革清单》并实现改革进度过半;“一心四部”和管委会工作机制不断磨合成熟,本土化运营团队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构建形成;《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各项服务内容全面落地;理论课题取得重大成果。

(二十三)2026年为“全域养老”改革落实年。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经济指标不断优化;《“全域养老”改革清单》基本完成;县域养老服务产业“生态链”基本构建形成;组建德安县“养投”集团;“全域养老”工作推进和调度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取得全面成果,“全域养老”改革在新起点向纵深推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