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政策问答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8-29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7056 责任部门: 德安县政府办

政策问答库—县应急管理局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8-29 20:05
打印
    关联导读:


一、什么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安全生产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都负有领导责任。“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二、什么是“一票否决”?

根据《江西省应急管理综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或省检查发现 严重问题将一票否决《办法》明确,出现以下10种情形(生产安全方面的4种情形与森林防灭火方面的6种情形)的,将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其中,生产安全方面的4种情形包括,设区市辖区内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发生2起重大亡人生产安全事故或存在重大事故风险(隐患),因整改不力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行业管理、业务管理、经营管理和出资监管职责的省直有关部门,所管理或监管的行业企业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发生2起重大亡人生产安全事故或存在重大事故风险(隐患),因整改不力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县(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新区、风景名胜区发生1起重大及以上亡人生产安全事故或存在重大事故风险(隐患),因整改不力导致发生较大事故的;一类县(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新区发生3起较大亡人生产安全事故的;二类、三类县(市、区)、风景名胜区发生2起较大亡人生产安全事故的。辖区内被查实一年内有2起以上瞒报事故的。

在森林防灭火方面,发生了受害森林面积1500亩以上或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森林火灾的;因森林火灾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一个月内发生5起或一个森林防火年度(10月1日至翌年9月30日)内发生10起以上森林火灾的;一个月内发现火情热点15个以上的;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火灾数据严重失实的;国家或省检查发现严重问题的等6种情形之一,并经评估后列入森林防灭火重点管理县(市、区)的,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因安全生产工作方面被“一票否决”的,被否决的地方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当年不得被评为综合性先进单位,其班子成员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一年内不得评先评优,不得提拔重用。

因森林防灭火工作方面被“一票否决”的,被否决的县(市、区)一年内不得被评为综合性先进单位,县森林防灭火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整改期间不能评先评优,不得提拔重用。

三、什么是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制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全面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此次专项行动从即日起开始,至2023年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部门精准执法、总结提高四个阶段。围绕“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狠下功夫,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含道路、铁路、民航、水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含隧道施工)、消防、燃气、渔业船舶、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兼顾新业态新领域,聚焦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特别是近年来重特大事故暴露出的违规动火、外包外租管理混乱、不开展应急演练、员工不熟悉逃生出口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聚焦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带动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精准严格执法,确保排查整治取得实效。

四、什么是“四个一律”

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五、什么是“五个一批”?

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行为,通报一批“黑名单”生产经营企业,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六、什么是《新安全生产法》?

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它贯彻了新思想新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转化为了法律规定。它健全了安全责任体系,将“三管三必须”原则写入法律,明确了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安全管理职责,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责任体系,加强了对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安全生产义务的立法监管。它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较修改前罚款金额更高、处罚方式更严、惩戒力度更大。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适应安全生产领域新形势的法律依据

七、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八、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指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形成的粉尘空气混合物快速燃烧,并引起温度压力急骤升高的化学反应。

九、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哪些?

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十、什么是“五个一”活动?

“五个一”是指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登记造册、一次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并上线运行、一次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标梳理并补充完善、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一次彻底的反“三违”集中行动。

十一、什么是“十查”?

“十查”是指查人员体系、查责任体系、查制度体系、查监督考核体系、查风险管控、查隐患排查治理、查特殊作业管理、查应急管理、查“三违”管理、查安全培训管理。

十二、什么是“八问”?

“八问”是指非煤矿山企业“八问”假设工作法,集体做到“五问”,假设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会是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怎样不发生事故?谁来落实?落实好了没有?个人做到“三问”,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会导致什么结果?我应该怎么办?我办到了没有?

十三、什么是主要负责人“十个一次”?

主要负责人“十个一次”是指每月至少带队全面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每季度至少主持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每半年至少给员工上一次安全生产课、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总结会、每年做一次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每年组织签订一次安全生产责任书、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竞赛、每年参加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每年参加一次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

十四、“三违”现象有哪些?

1、违章指挥: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知识,思想上存有幸心理,对国家、集体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明知不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条件,仍指挥作业人员冒险作业。

2、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没有安全生产常识,不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或者在知道基本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顾国家、集体的财产和他人、自己的生命安全,擅自作业,冒险蛮干。

3、违反劳动纪律:上班时不知道劳动纪律,或者不遵守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进行冒险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

十五、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主要内容有哪些?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十六、什么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进行工程建设、采矿活动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对建设工程、采矿活动和规划区遭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作出评估,并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建议的活动。

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内选址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在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内选址的交通、水利、市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