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加强政策精准推送,提升政策解读质量,县政府办联合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政策局长谈”栏目,围绕县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由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过访谈的方式带头宣讲政策,传递权威信息,增进社会认同。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德安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邓海水,为我们解读《德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邓局长,您好!
邓海水:您好,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德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主持人:首先请邓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应急预案》的起草背景是什么?邓局长。
邓海水:《应急预案》是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重要抓手。2024年8月15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江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各地切实加快本地预案修订工作。为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结合我县实际,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总结以往经验、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应急预案》。
主持人:此次修订《应急预案》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邓海水: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响应启动程序、响应行动、保障措施等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灾害救助全过程。二是坚持统筹联动。充分发挥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牵头抓总、综合统筹、指导督促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发挥专业优势、行业优势,构建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各涉灾部门联动配合、协同应对的运行机制。三是坚持响应优化。删除“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户数与间数”启动指标,降低“因旱需救助人数”启动指标,新增“直接经济损失”和“农作物绝收面积”启动指标。同时,加强灾害救助响应与各主要灾种响应的协调联动,既考虑灾种响应启动情况,也考虑具体灾害损失。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因灾死亡人员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需要较以前发生明显变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操作方法。
主持人:此次修订的《应急预案》较之前有什么变化?
邓海水:此次修订的《应急预案》和2020版《德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有五点:一是在领导体系上,明确新整合设立的德安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是县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全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二是在运行机制上,新修订的《预案》删除了综合协调、灾情信息评估、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等8个响应工作组,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应急响应措施中予以明确。三是将“预警预防与响应”调整为“灾害救助准备”。灾害救助准备工作比预警响应更靠前,将风险评估和预判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在先,做到关口前移。四是根据我县情况和近年来实战经验,参照省、市删除“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户数与间数”启动指标,降低“因旱需救助人数”启动指标,新增“直接经济损失”和“农作物绝收面积”启动指标。加强灾害救助响应与各主要灾种响应的协调联动,对已启动县级防汛抗旱、地震、地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的,五是灾后救助方面,针对有因灾死亡人员瞒报和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完善死亡人口信息比对机制和提出解决部门认定意见不一致的操作方法;针对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需要较以前发生明显变化,提高救灾应急响应效率,推动灾害救助实现由“兜底为主”向“提高品质”的提升。
主持人:灾情发生后部门之间如何实现灾情信息互联互通?
邓海水:在灾情信息互联互通方面,《应急预案》中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一旦启动响应,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要将启动响应和救灾救助情况通报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负有灾情信息统计的有关单位每日要向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报告灾情、受灾地区需求、救灾工作动态。同时,《应急预案》要求要建立健全灾情会商制度,确保各部门灾害数据口径一致。
主持人:关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邓海水: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定期对全县灾害风险形势进行综合会商研判,对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专题会商,提出防范意见。主动协调气象、林业、水利、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科学研判各类灾害风险的发展趋势,做到信息及时共享、同步应急联动。结合我县高风险隐患行业领域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演练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以此检验预案、磨合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县应急救援能力,有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邓局长做客政策局长谈节目,也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的观看和支持,本期节目到此结束,再见!
解读单位:德安县应急管理局
联系电话:0792-466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