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德安县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对《规划》做如下解读:
一、《规划》起草背景
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口腔疾病及内分泌、肾脏、神经等疾病,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赣府厅发〔2017〕63号)、《“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和《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江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九府厅发〔2018〕17号)等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县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结合我县慢性病防治工作实际,制定了《规划》。
二、各项指标
(一)总体目标
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残疾和死亡,促进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有效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经济社会负担。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江西、健康九江、健康德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到2020年,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力争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力争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三、《规划》内容要点
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从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促进两个方面入手,强调科学、实用、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促进措施。
二是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强调慢性病的二级预防,以血压、血糖、血脂、体重、肺功能、大便隐血等指标监测为重点,通过加强健康体检规范化管理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不同人群强化慢性病早期发现的措施;并逐步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
三是强化规范诊疗,提高治疗效果。优先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积极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分级诊疗,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优化诊疗流程,从而提高诊疗服务质量。
四是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加强医防合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个人等各负其责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逐步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五是完善保障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从医疗保障和救助、药品供应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强调医保救助政策要充分发挥引导防治重心下沉和对符合条件的患慢性病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实施医疗救助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基药目录等,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六是控制危险因素,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针对影响健康的环境和行为危险因素,提出具体干预措施,体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积极开展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促进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提升。
七是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慢性病防治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紧密结合,推动移动互联网等与健康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八是增强科技支撑,促进监测评价和研发创新。整合单病种、单因素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实现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开展营养和慢性病危险因素健康干预。根据慢性病防治需求,遴选成熟有效的慢性病预防、诊疗、康复保健适宜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四、解读部门及联系电话
解读部门:德安县卫健委
解读人:曾维力
联系电话:0792-436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