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艾菲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就2022年工作安排进行了报告,德安将有哪些变化?哪些事与你息息相关呢?德安县政务将继续为您解读: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7%左右;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左右;
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坚定不移兴旅游,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全景德安”为目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中国家风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一)以全域思维丰富旅游产品。做好全域旅游规划,推动各乡镇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形成全域联动的旅游发展格局。推进隆平故里、大美紫荆旅游项目落地,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推进义门陈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建设,力争年底建成开园。大力推广“旅游+农业”模式,依托高塘顾田百香果园、聂桥永丰茶场,发展农业景观游;深入推进“旅游+乡村”模式,秀美林泉、磨溪集镇创建3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休闲度假游;积极探索“旅游+工业”模式,加大爱民机械厂、四五八厂旧址保护利用,推进万年青和迪蔓家居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二)以精品意识打造旅游品牌。立足我县众多的文化名片,以“华夏阳光微电影小镇、义门陈文化产业园、博阳河景区”三大旅游项目为抓手,打造东、西、中部三大文旅核心区,引领城市、乡村、景区全面统筹发展转型,形成多极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格局。万家岭大捷纪念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华夏阳光微电影小镇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民宿聚集区,德安宾馆争创四星级旅游饭店。办好第二届义门陈家风论坛、中国青少年微电影短视频大赛、博阳河景区葵花节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特色活动。力争创建省级特色文化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以服务理念做好旅游保障。成立旅游协会,出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奖励办法。设立县域旅游服务中心,布局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完善咨询服务、游客接待、旅游集散等功能。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旅游交通网络,畅通干线公路与主要景区景点连接。加快景区硬件建设,建设3座3A级旅游公厕,完成旅游交通标识标牌设立。打造德安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德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涉旅行业人员素质,以优质的旅游环境树立德安好形象、赢得游客好口碑。树立统一的旅游对外形象,制作旅游宣传片,推出一批旅游和研学精品线路,挖掘一批特色传统美食,开发一批特色文创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