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九江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康
(2025年7月24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九江统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作简要发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住了基本盘、保持了向好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911.50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1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4.69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69亿元,同比增长5.6%。
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06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种植业实现产值68.11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油菜收获面积176.01万亩,同比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53.64万亩,同比增长0.6%;蔬菜产量70.94万吨,同比增长3.4%;水果产量20万吨,同比增长1.9%。畜牧业实现产值33.13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生猪存栏98.36万头,同比增长9.7%;禽蛋产量5.92万吨,同比增长24%。渔业实现产值42.86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水产品产量27.67万吨,同比增长5.1%。
二、工业经济逐步恢复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努力克服九江石化等重点企业停产检修的不利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2024年全年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从产业链看,全市规上工业九大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有色产业链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5.6 %、13.2%、11.9%、10.2%、15.5%。从产业集群看,全市规上工业六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0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加快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2.3%,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2.9%。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高速增长,同比增长76.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大项目拉动有力,亿元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8.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2.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支撑有力。
四、消费市场整体向好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38亿元,同比增长5.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0.5个百分点,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224.78亿元,同比增长8.1%。分行业看,零售业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显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增长面达66.7%,其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7.8%、15.4%、11.2%、10.9%。居民基本需求旺盛,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分别增长30.3%、18.1%、9.8%、12.2%、30.2%、10.4%。
五、规上服务业较快增长
1-5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4.86亿元,同比增长10.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0、0.3个百分点,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强力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共新增122家企业,合计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3.2个百分点。数字产业平稳发展,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2.80亿元,同比增长14.0%,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3.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贡献突出,全市规上服务业中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37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77.4%,同比增长12.6%,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9.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扩容增长,全市规上服务业小微企业单位数占全市的比重达92.4%,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2.18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六、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六升两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4%;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8.8%。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依然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向优向好的因素逐步积累,但平稳向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下半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巩固和增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切实推动全市经济稳定向好发展。
我就发布到这里。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如何评价九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有哪些成效和亮点?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动能优化、创新驱动”的特点。
一是整体运行稳中有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911.50亿元,同比增长5.6%,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较2024年全年加快1.8个百分点。三产占比逐季提升,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2:37.9:57.9,第三产业占比较2024年全年、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3.5、2.1个百分点。横向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持平;纵向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增速较2024年全年均有所加快。
二是发展动能持续优化。行业增长持续扩面,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0.2%,较一季度提升10.8个百分点;九大产业链中八大产业链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8.9%;六大产业集群中五大产业集群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3.3%。1-5月,规上服务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9.3%,较1-2月提升6.9个百分点,其中1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转型升级动能增强,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3%,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稳固。消费市场活力彰显,随着国家一揽子促消费政策的出台以及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特别是《九江市提振消费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七大行动”,对我市消费产生积极利好效应。上半年,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加快5.8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驱动增添活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7个百分点,占比较2024年1-6月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91.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7.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5%。服务机器人、移动通信手持机、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均保持高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1-5月,全市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8.32亿元,对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7%,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5.5个百分点。新业态动能提升,1-5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9%、22.1%,合计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1.5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稳健。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三大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稳住九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根基,奋力谱写九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谢谢!
问题二:从刚才发布的数据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请介绍一下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两重”“两新”领域进行项目谋划与储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推动投资提速增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投资增速逐月提升。今年以来,投资内生动能不断修复,投资增速逐月提升。1-6月,全市投资同比增长5.4%,较1-2月加快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呈现两增一降态势。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5%,占全部投资比重3.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7%,占全部投资比重42.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4.3%,拉低全部投资增长0.6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提升。今年以来,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快,“两重”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提速,对全市稳投资稳增长起到关键支撑作用。1-6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2.3%,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6.9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8%,较上年同期(23.1%)提高3.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94.8%。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2.9%,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三、工业投资引领增长。全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工业投资较快增长进一步筑牢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1-6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比1-5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3.1%,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3%,拉动工业投资增长8.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9%,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
四、重大项目建设显效发力。今年以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1-6月,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899个,完成投资增长8.4%,占全部投资比重72.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26个,完成投资增长12.1%,占全部投资比重2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通城(赣鄂界)至铜鼓高速公路新建工程、150万吨/年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年产100万吨玻纤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MW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有力支撑了全市投资稳定增长,投资增长韧性进一步增强。
下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加速政策效能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问题三:上半年我市消费品市场有哪些新亮点?前期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成效如何?您对消费趋势有怎样的预期?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推动了我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向好。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38亿元,增长5.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带动相关品类商品尤其是绿色环保类商品销售向好。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4%,比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5%,其中高能效等级家电和智能家电分别增长30.3%和18.1%。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2%。
二是假日经济活力迸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上半年以来,全市假日经济激活了多元消费场景,体育赛事和演出活动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增长。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7%,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9%,分别较一季度加快1.7和1.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5.2%,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
三是线上消费热度不减,消费新动能持续增强。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消费新业态持续火热,在国家补贴和电商平台“618”促销活动的共同作用下,线上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10.1%,增速快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发力,演唱会、车展等各类活动,“赣超”等大型体育赛事将接续开展,“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将激发新的消费活力,这些都将有助于我市消费品市场延续平稳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