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化压力为动力,视大灾如大考,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201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7.03亿元,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5.20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6.0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6.6:68.8:24.6调整为6.0:67.2:26.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9.8%、13.1%、25.2%、19.9%、13.9%和11.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9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79%。年末农民外出从业人员32896人,其中,省外务工15142人。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99亿元,增长1.3%;人均财政收入10430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7.0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3.57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82.1%,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总支出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04万亩,比上年减少4.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54万亩,比上年增加1.9万亩,增长16.0%;棉花播种面积3.45万亩,减少5.2万亩,下降60.1%;油料播种面积7.2万亩,减少0.1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86万亩,增加1.3万亩,增长36.5%。
全年粮食总产量59634吨,比上年增长13.0%;油料产量8032吨,减少10.2%;棉花产量3178吨,下降60.1%;蔬菜产量51811吨,增长28.3%;水果产量5269吨,减少31.9%。
牧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11964吨,比上年增长4.9%;生猪出栏83678头,增长9.1%;生猪存栏57239头,增长14.7%;水产品产量7170吨,增长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3.35亿元,增长7.7%。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223.74亿元,增长5.1%;重工业产值219.61亿元,增长10.5%。分企业类型看,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产值380.68亿元,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52.71亿元,增长28.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值9.97亿元,下降1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利润25.81亿元,增长20.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4.89亿元,增长9.5%。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3个,过5亿元的企业45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水泥产量43.0万吨,下降30.3%;轮胎产量41.2万条,下降2.6%;纱产量17.25万吨,下降10.5%;服装产量3092.5万件,增长20.8%。
园区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3.16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润总额25.23亿元,增长18.3%;利税41.06亿元,增长10.5%;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建成面积达11平方公里;年末入园投产工业企业130家,安置从业人数3.05万人。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2.45亿元,增长29.7%,施工房屋面积61.2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46.8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685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16亿元,增长17.9%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38亿元,增长17.9%。按产业划分,全县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0亿元、99.41亿元和17.76亿元,分别增长19.1%、11.5%。
全县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个,其中:第二和第三产业亿元以上新开项目分别为17个、3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13.02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商品房竣工面积9.3万平方米,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17.25万平方米,增长61.2%;商品房销售额7.08亿元,增长88.6%。
表1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 
 
 | 
五、贸易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亿元,增长14.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84亿元,增长29.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3.69亿元,增长13.9%;乡村实现零售额7.35亿元,增长15.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分商品看:日用生活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5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6%;日用品类增长14.5%。汽车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汽车类实现零售额增长28.0%。
六、对外经济
全年新签约外资项目12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1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9%。新签约内资项目31个,引进县外资金金额106.98亿元,增长36.8%,出口总额16300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2504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56752万吨公里,铁路货物周转量15752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40万人,铁路客运量67.32万人;公路货运量630万吨,铁路货运量10.77万吨;全县境内公路里程119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3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2663.8万元,增长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14.4万元,增长13.6%;电信业务总量11549.4万元,增长7.6%;固定电话用户2.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1万户;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3.43万户。
全年全县旅游总人数198.95万人次,增长3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3亿元,增长30.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6.53亿元,增长5.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9亿元,增长1.3%,税收收入13.57亿元,增长0.7%。全年财政支出22.32亿元,增长3.7%。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3.77亿元,比年初增加14.7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22.93亿元,比年初增加3.73亿元,个人存款55.6亿元,比年初增加5.5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75亿元,比年初增加14.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08亿元,比年初减少0.55亿元,中长期贷款38.65亿元,比年初增加14.65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432.24万元,增长21.1%。其中,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德安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323.24万元,增长12.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德安分公司保费收入8108元,增长26.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917.42万元,同比增长21.1%,其中,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德安分公司赔款支出1877.42万元,增长17.9%;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德安分公司赔付支出2040万元,增长24.2%。
九、教育、文化、卫生
2016年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小学8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幼儿园57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27人,招生人数3492人,在校生9082人,毕业生2450人;小学专任教师800人,招生人数2855人,在校学生16307人,毕业生2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2016年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5万册;博物馆1个;体育场5个;电视台1座,有城镇有线电视用户2.0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8万户。年末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年末全县共建成农家书屋90个,其中本年更新52个。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家,其中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2家,妇幼计生中心1家;全县共有卫生计生人员总数8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6人,注册护士329人;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88张,其中医院床位550张,乡镇卫生院143张。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人口159002人,比上年末增加1095人。其中,城镇人口8568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3.89%,比上年末提高1.7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148人,出生率13.56‰,比上年提高0.0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71人,死亡率6.13‰,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43‰,提高0.1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90元,比上年增加2369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1元,比上年增加1138元,增长9.0%。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20130人,城镇基本失业保险人数5317人。年末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64911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116302人。为城镇低保对象46068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485.49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59724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基金1173.08万元。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快报统计数。
(2)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
(4)如本公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不一致时,以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