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统计分析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16-07-0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888758

1-5月德安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07-04 11:32
打印
    关联导读:

 总体运行平稳  下行压力依旧

                                                                                                                   —1-5月德安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全县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1-5月份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8.18亿元,增长13.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2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3.73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9亿元,增长9.5%。总体看,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开局、稳步增长的势头。

  一、主要特点

  1、部分指标增幅较快、高于全市平均,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平均0.5、0.2、27.2、1和16.9个百分点。

  2、“三个”平稳增长。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09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列全市第6;工业用电量1.4亿度,同比下降6.1%,增幅列全市第13;工业增值税7128万元,同比增长63.1%,列全市第2位;据统计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12.7%。二是消费市场平稳增长。1-5月全县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亿元,同比增长46.8%,列全市第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三是财政、金融平稳增长。1-5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13.3%,总量在全市排名第11,增幅排名第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0%,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在全市排名第9。截至5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09亿元,同比增长19.7%,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5和8.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55.72元,同比增长39.6%,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8.5和30.3个百分点。

  3、“两个”回落。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回落。1-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亿元,同比增长17.5%,比上年同期和1-4月分别回落9.2和0.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第8,比1-4月回落2位,比上年同期下滑4位。其中完成工业投资45.16亿元,增长20.2%,占全部投资84%;完成房地产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0.6%。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量34.76亿元,同比增长27.9 %;5亿元以上非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量2.5亿元,同比下降1%;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3%。二是外向型经济增速回落。1-4月,全县实现引进内资35.13亿元,同比增长27%,增幅回落68.3个百分点,总量在全市排名第8,增幅排名第9;全县实际利用外资3448万美元,同比增长6.2%,总量在全市排名第9,增幅排名第5。实现出口总值9268万美元,同比增长78.9%。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前五个月经济运行平稳,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不有效应对,必然对上半年经济运行和全年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1、经济运行趋。一是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持续回落,如1-5月份财政总收入分别比一季度和1-4月份回落了2.3和0.6个百分点,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一季度和1-4月份回落了4和0.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一季度和1-4月份均回落了0.3和0.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1-4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1-2月份和1-3月份分别回落了3.4和2.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回落0.9和1.1个百分点。二是主要指标序时进度较慢。1-5月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46%、46.3%、31%、31.7%和37.8%。

  2GDP增长回落。 一季度全县GDP增长9.6%,虽然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6,但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距离年初确定的10.5%左右的增长目标仍然有0.5个百分点的较大差距。具体看,一季度GDP增幅之所以高于全市平均,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幅的拉动。一季度,全县第一产业增长4.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9.4%,与全市平均增幅持平;第三产业增长11.5%,增幅高于全市9.8%的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

  从全县第三产业看,一季度增长高于全市的原因主要是:批零和住餐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规上房地产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增速、财政八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平均。与一季度相比1-5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商品房销售面积财政八项支出虽然略高于全市平均增幅7.8、4.9和6.1个百分点,但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幅低于全市平均9.8个百分点,形势依然严峻,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3、工业运行有忧。关键评估指标位次相对靠后。1-5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下降7.5%,低于全市平均5.7%的增幅达13.2个百分点,较1-4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第13,较1-4月份后移2位,工业用电量总体形势严峻。但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第6的位次相比较,工业用电量的匹配性仍然不强,对工业数据评估构成重大隐忧。工业用电量是工业数据评估的核心指标,占50%的权重,是重中之重;工业增值税是工业数据评估的辅助指标,所占权重相对较小;当前确保全县工业增幅及位次的关键就是,在稳住工业增值税发展势头的同时,切实提高工业用电量的增幅和位次,增强工业数据审核评估的协调性、匹配性。

  4、投资增长后劲不足。1-5月,全县在库项目仅30个,其中已完工10个,剩余20个项目总投资仅60亿元。距离全年目标81亿差距太大。当前投资统计改革要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要通过联网直报系统上报数据,并作为评估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主要依据。同时新增项目入库材料逐级审核严格把关,加大了项目统计入库申报难度。

  5、贸易增长困难。1-5月,全县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亿元,仅占全市总量的3.3%,是全市排位第一的浔阳区的13.1%,总量列全市第11。仅高于武宁、九江县和湖口三县。

  6、服务业增长乏力。1-5月全县第三产业地税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15.1%;1-5月全县第三产业国税收入0.97亿元,同比下降11.2%。1-4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仅13家,完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0.67亿元,同比增长13.1%,仅占全市1.2%。

  7、入库总体较慢。从全市新入库单位看,1-5月份九江入库单位为66个。其中新增入库工业企业1家,德安为0;建筑业3家,德安为0;批发和零售业为0,德安为0;新入库住宿和餐饮业企业1家,德安为0;新入库房地产企业5家,德安为3;新入库服务业企业为0,德安为0;新入库投资项目56个,德安4个,占7.1%。由此可见,今年以来德安入库单位几近为零,严重不足,这将影响我县经济增长的后劲,必须高度关注。

  三、建议:

  1、加大对部门指标预测监控和配合力度。一是加强对指标的预测监控。通过定期召开经济工作调度会,全面监测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各主管部门要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好对策措施,确保各项指标在合理区运行。二是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密切关注与涉及经济指标评估相关联的指标情况,特别是工业用电量、工业实缴税金、建安营业税、零售业增值税、中长期贷款、财政八项支出等指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支撑经济的指标数据如期完成。同时,争取上级支持。现在数据都实现了下管一级,无论总量、增幅还是排位,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认可。要在准确把握全县数据的基础上,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汇报、沟通交流,最终目标就是争得德安应有地位,促进德安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2、加大对现有规模工业企业帮扶和发展规模工业企业力度。充分利用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一是加强运行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政策措施,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健康运行。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大协调帮扶力度。对有转型升级意愿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分类帮扶和指导工作。对那些市场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财政税收贡献大的骨干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做到资金优先向骨干企业投放,土地优先向骨干企业供给,政策优先向骨干企业倾斜,尽快帮助骨干企业解决转型升级遇到的困难。

  3、加大重点项目开工实施力度。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把园区打造为引爆项目的主战场、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强化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各牵头部门单位要督促投资单位抓紧施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做好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掌握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切实帮助投资企业解决好土地、资金、拆迁等制约难题。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力促新上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

  4、加大“四上”企业申报入库力度。“四上”企业的申报入库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作。为了扎实做好“四上”企业申报入库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规模企业纳入联网直报平台,做到应统尽统,为规模以上经济增添新的活力。对符合条件入规的企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统计部门及时与企业对接,共同做好企业入库申报的宣传工作,打消企业的各种顾虑,尽早制定和完善统计入库优惠政策,健全推进机制,争取企业对申报工作的支持配合,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配合程度,确保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及时入库。

  5、加大投资项目入库力度。一是完善投资项目申报入库管理制度,保证入库资料手续齐全。按照统计制度规定,统计投资数据上报必须做到“先进库,后有数”的统计原则。由于项目牵头责任单位的不重视,未能及时整理齐全项目入库材料,造成项目不能如期上报,使投资专业人员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建议县委、县政府建立投资数据和项目入库资料报送单位工作考核机制,促使各责任单位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投资统计程序办妥相关手续,确保投资统计数据报送和项目入库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重点抓好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入库工作。当前投资统计改革侧重以大项目为主,所以,抓好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申报是目前投资统计工作的重点。因此,在谋划储备项目时要坚持宜大不宜小的原则,尽量把项目做大,便于项目入库统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