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德安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副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场)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制度保障。我县对标对表上级最新的工作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德安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方案》、《德安县公办养老机构“公建专营”改革实施方案》、《德安县困难老年人政府购买案》居家养老服务暂行办法》、《德安县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德安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体系公建、服务专营》两项改革全面推进“全域养老”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作购置为我县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整体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二、加大财力投入,激活养老服务体系。一是争取上级养老项目资金。2024年,县民政局成功申报德安县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1.0829亿元,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将投入试运营。该项目是德安县全域养老改革方案中的关键项目,将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县级老年服务完整社区和综合体。其功能包括党建+服务窗口受理所有涉老服务的工作站:老年大学、社区食堂、居家服务、托老托幼、老年商业、健康管理、保健康复、能力评估、综合培训、医养结合的护理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中心。同时积极争取省市上级资金130万元,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加7个“一老一小”幸福院,增加2个老年社区助餐点。二是增加优化福彩销售站点。2024年新增福利彩票站点4个,截止2024年年底,站点数达到30个,全年福利彩票销售总量为1661.41万元,为后续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奠定了基础。三、注重政策落实,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破解新形势下乡镇敬老院“老、旧、小、散、弱”和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问题,推动乡镇敬老院的资源优化配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优化调整乡镇敬老院网点布局。印发了《关于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改革工作方案》,优化配置后,全县公办敬老院数量由4个整合为2个。二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利用公有住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存量房屋资源,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建设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县已建成56个农村和社区养老服务点位,其中农村互助养老设施点位45处,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四、创新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一是逐步推行居家适老化设施改造,2021-2024年先后为36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和自理能力。二是继续推行“党建+农村养老服务”,充分利用闲置用房,改建成农村颐养之家或“一老一小”幸福院,依托“幸福食堂”、乡贤、慈善、老年协会及志愿者服务,可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护、助餐、文化教育、娱乐健身、精神慰藉等服务,进一步提升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我县乡镇敬老院与属地卫生院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县社会福利院与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医疗机构每周定期深入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体检、医疗、康复等服务,指导养老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合理膳食等相关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建立就医问诊“绿色通道”。四是每季度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的65岁及以上失能老人进行入户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行动,具体内容包括免费健康体检、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支持等针对性健康指导,全力守护我县老年人健康。五、重视人才培育,打造服务队伍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培训。2021-2024年,在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561人次,扩大了养老服务队伍数量,提高我县养老护理水平。积极组织养老护理人员参加市、县级技能竞赛,2023年我县荣获市级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三等奖。二是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德安县民政局牵头,联合县政法委、县教体局、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了《德安县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方案》,由乡镇安排村(居)工作人员落实巡视探访服务,每个月对辖区内的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巡视探访,并建立巡视探访信息台账。六、建立新的智慧健康养老数据平台。2024年县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1.0829亿元,计划投入1000多万打造我县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融入智慧城市总体思维,充分接入赣政通、赣服通和民政等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覆盖供给、覆盖城乡、覆盖全体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计划2025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