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建议提案办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7-2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7735

关于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24 17:20
打印
    关联导读:


刘家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县本土特产营销及品牌推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您提出的建议关于品牌建设及品牌推广的具体奖励政策,现就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农业农村局:近年来,德安县依托乡村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下功夫,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品牌打造,促进产业兴旺,助农增收,不断夯实“三农”根基,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推进全域品牌和区域名牌创建。统筹推进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的使用与管理,依托“浔云香”茶叶品牌,“翘嘴鲌”水产品牌,“和庐坊”油料品牌,“万家岭”禽蛋品牌,形成品牌矩阵。截至目前,我县正在筹备申报“德安鸡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安板鸭”“德安甲鱼”“德安鸡蛋”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郭矮子”“秀姜坊”“浔云香”“吴山心怡”品牌成功认证赣鄱正品品牌,县域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二是高效利用数字化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系统统计,德安县农产品累计网络零售额3072.8万元,规模全市排名第5,全省排名第48,同比增长42.4%,全省第29位。其中,中药滋补类累计网络零售额1696.9万元,规模全省第5。入驻高端商超、餐饮企业优质农产品13款(博河源莲子共3类单品入驻盒马云超;邱菇娘企业共5类单品分别入驻盒马超市及天虹超市)。三是不断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条。一是突出特色优势延伸蛋鸡加工产业链。招引的夏小美蛋品深加工项目和沃德农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已部分投产,项目的投产有效补足了蛋鸡产业加工方面的弱势。二是谋划发展需求补齐产业流通短板。支持建设集鲜蛋仓储、分拣、运输、销售为一体的江西合丰汇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养殖户”模式,进行蛋鸡产业资源整合,建立遍布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销售网络,年流通销售鲜蛋可达3万吨,销售额达2.3亿元。三是不断挖掘其他特色产品附加值,拓展产业链。鼓励和支持花生、葡萄、菌菇等本土特产企业发展深加工项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产品向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市监局:一、品牌建设情况。(一)我县深挖地域特色,催生大量品牌商标。依据特色农产品等资源,培育出“东佳山”爱民花生、“郭矮子”板鸭、“邱菇娘”菌菇、“浔云香”车桥茶叶、“梓坊”聂桥葡萄、“秀姜坊”姜糖、“和庐坊”茶油、“趣美滋”食品等品牌商标。“梅峰”食品于2024年2月成功注册国际马德里商标。(二)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情况。德安磨溪金樱子已完成材料收集并提报国家知识产权局,7月初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缴费,现等待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受理通知书。“德安鸡蛋”证明商标注册正在准备相关申报材料阶段。

二、规范品牌管理。(一)大力推进品牌创建。积极引导企业申报江西名牌产品和市长质量奖,全县品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县9家企业12项产品被授予“江西名牌产品”称号,1 家企业荣获“九江市市长质量奖”。(二)深化品牌保护与推广。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专项行动,加强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和获奖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监管,督促其严格遵守质量、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品牌推广活动,如“质量月”宣传活动等,搭建品牌展示平台,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三、奖励政策。《德安县知识产权奖励办法》德府办字(2021)33号文件。四、奖励政策相关内容。(一)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次性奖励10万元;“地理标志商标”,一次性奖励5万元;(二)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一次性奖励50万元;评为“江西名牌产品”,一次性奖励5万元。

    德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德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4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