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艺场进一步加强村组网格化疫情
防控工作方案
做好村组、单位综合防控是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战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强化村组、单位防控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基层防控的具体举措,对于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至关重要。现结合当前我场实际,就进一步强化村组、单位综合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现通知如下:
一、压实包保责任
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包保分工安排,分场干部包保村民小组,干部“多对一”包保重点观察对象的工作机制。要将包保领导和直接管理责任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在包保区域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包保区域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队伍,由党员干部、卫生室医生、小组组长、志愿者组成工作小分队,实施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包保区域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点对点、人盯人跟踪服务。
二、深入开展排查登记
要再次组织开展地毯式排查登记。各包保领导要周密计划部署,对所在包保责任区域内的人员、场所开展排查登记工作,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一处。排查重点为:自县外入场的人员,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人员和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人员,饭店、超市、理发店等人流量密集的重点公共场所。对被排查人员要填写返(来)场及异常人员登记表,对重点场所做摸排登记和日常监管。(相关表格见附件)
三、规范居家医学观察
对排查登记的重点对象实行分类管理。
1.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人员要迅速就近转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排查。
2.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人员,特别是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人员,全部实施14天的居家单间医学观察,并发放居家隔离告知书。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包保干部、医务人员组成服务小组,落实一级防护,上户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评估,每天早晚监测体温一次,了解指导其规范隔离起居情况,登记在案。
3.解除居家隔离。对居家隔离满14天的,由服务小组全面梳理其隔离期间的体温监测,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无异常的,填写健康状况问询表、医学观察表,并发放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提示解除后相关注意事项,防止感染。
四、落实综合防控
1.信息告知。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以张贴告示、发送微信、悬挂横幅等形式向辖区广大群众发布分类就诊渠道信息,引导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乡镇卫生院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提示出行、旅行风险,及时告知上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的各项决定和命令。
2.协助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各单位应为疾控机构开展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提供人员准确信息和现住址等帮助。对界定的密切接触者,及时上报。
3.加强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等文明行为,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减少出行,倡导出门戴口罩。
4.加强环境管理。加大环境卫生的专项整治、对辖区范围内楼道及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把环境卫生治理措施落实到每个单位和家庭,防止疾病传播。
五、严肃追究问责
要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各包保领导干部要坚决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履职到位。要实行工作责任倒查制度,对新增的确诊、疑似病例不在密切接触者、发热留观等可控范围的,要倒查属地排查登记,隔离管控是否到位等情况。凡是防控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给予包保责任领导或责任干部党纪政纪处分,严肃追责。造成传染病疫情传播和蔓延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如实上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防控需求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