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山乡202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塘山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乡党委“农业立乡、产业兴乡、项目强乡、交通活乡、生态美乡”发展思路,按照年初制定计划,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目标
2022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增长8%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县政府下达任务并走在全县前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二、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2.组织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开展3.15警示教育活动,集中学习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系列讲话精神,对反面事例进行通报,组织观看反腐影片《零容忍之永远在路上》,切实加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为今后履职尽责奠定基础。
(二)乡域经济稳扎稳进
1.各项经济如序推进。始终把财税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以提高收入质量为抓手、以厚植税源为切入点,进一步做活增量、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一是1至3月份财税序时推进。1至3月份,我乡共完成财税总收入2327万元,达全年任务的28%,同比增量-680万元,同比增幅-22.61%。二是企业招引稳中求进。自年初以来,通过与纳税人积极沟通,新成立企业四家,分别是九江铭博矿产品有限公司,江西冀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九江翔航建材有限公司及九江瑞苗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力争以上四家企业在4月份投入运营,实现年税收2000万元以上。
2.重点项目运行良好。创新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积极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拓宽信息渠道。多方位收集项目投资讯息,了解外界投资动向,争取为本县引进合适的发展项目。二是加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1.与园区沟通,帮助嘉硕木业解决工棚建设审批问题。2.入企宣传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办理退税、企业变更等事宜,联合县科技局协助企业申报专利。3.协助企业办理固定资产投资申报。三是乡主要领导多次邀约华润风电、新沪安电缆、张驰科技、德利雅卫浴等项目企业负责人来德安推进项目事宜。目前华润风电、新沪安电缆项目已进入环评阶段;张驰科技积极跟进项目。项目前期工作已落实,正在积极督促企业开工;德利雅卫浴厂房已建设完成。
(三)大力发展乡村振兴
1.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农村主导产业,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石源村计划种植茶叶200亩,已种植100余亩,预计带动脱贫户12户平均每户年增收入6000余元。;大棚种植辣椒15亩和中草药。郑湖村目前存栏牛20头,预计2022年底100头年,另外还有油面产业。新塘村利用大棚种植蔬菜、辣椒约80亩左右。岭上村种植马铃薯3亩(5月份采收),种植辣椒、萝卜各10亩,采摘野生茶制作200斤左右。
2.产业旅游同步发展。塘山乡以“生态康养”为自身定位,通过乡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业项目为吸引物,充分发挥“1+3+4”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即一个特有的资源优势:土壤富硒;三个特色的农业产业——茶叶种植、辣椒种植、黄牛养殖;四个绝美的自然风光——樱花小道、夏日星空、翠竹遍野、高山雪景,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目前投入120余万元的郑湖村新农村旅游点已对外开放,黄牛养殖基地已建成牛棚2个,黄牛养殖达30余头,牧草种植面积达50亩,解决本地村民就近(脱贫户)就业兼业达30人,带动农户(脱贫户)参与黄牛养殖达10户,拓宽了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3.扶贫项目稳步推进。积极谋划新一年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对接中央、省、市批复的7个扶贫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尽快完工;及时对接光伏发电运维工作,并在强降雪的天气下做好维护,1月石源村光伏分配10155元,收益脱贫户15户。
(四)民生工作持续推进
1.民政工作扎实开展。一季度全乡社缴纳医保申报人数 5101人,申报金额共计163.54万元,申报率98.32%,社保正常参保人员3469人,待遇享受人员1359人,严格按照规定发放冬春救助资金,高龄老人补助,贫困家庭生活救助等,关注生活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救助,落实惠民政策。
2.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帮扶。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助力企业招工稳工复工,帮助老百姓就业。一是做好前期安排。细化招工任务,动员全体乡村帮助企业招工复工,并对两节期间返乡村民做好就业信息排查,动员村民返乡就业。二是积极对接人社。加强与县人社部门沟通,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县“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三是多措并举送工。帮助企业招工稳工复工,重点在于落实。塘山乡通过发动干部介绍一批、现场招聘带去一批、点对点送工输送一批、人力资源合作解决一批的方式多管齐下为企业“输血”。共组织有就业意向群众60余人参加线下招聘会2次,组织有就业意向群众40余人开展与企业点对点送工3次,组织了一家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商谈合作事宜。截至目前共报送就业名单200余人。
(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科学筑牢疫情防控线。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和县防指重点工作安排,做到要“落地查”、重点企业要“闭环管”、重点行业要“经常筛”、各项防控要“常态化”。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共设三个防疫站点,落实24小时值班制,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每日将信息上报,严防疫情流入与输出。一季度全乡开展全员核酸共700余人参加,全员阴性。高速路口累计排查车辆1805辆,集中隔离人数18人,其中高速路口转送隔离人员12人,新塘5人。风险地区排查人数90余人。
2.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我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冬春季暴雪暴雨大风天气。一是积极对防灾救灾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加强对塘口、水库、地质灾害等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三是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3.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例会制度,召开乡村干部、护林员参加的森林防灭火会议,布置防火任务,签署防火责任状。实行领导干部包片分村分村制,实行领导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森林防火宣传月与疫情防控宣传相结合,“广播响起来,横幅挂起来,宣传标语贴起来。”在卡点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播放《德安县森林防火条例》、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相关政策,形成人人抓防火,人人重防火的良好局面。一季度共发放宣传宣传单160余份,张贴20余条横幅,开展森林防灭火险患排查95次。
(六)环境整治如火如荼
1.加快新农村建设。年初积极召开小组会议,提前谋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路,结合乡情实际,共申报省级新农村点1个,市级新农村点3个。依托去年投资120余万元打造的郑湖村吴家新农村点,大力开发乡村民宿,打好认养农业牌。做到认养农业与旅游、乡村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以体验、互动项目为亮点,将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风情民宿进行整合包装,促进郑湖村高山黄牛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户收入,带动三产融合发展。
2.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对全乡范围内的道路、村庄、沟渠、水塘等进行全面清理。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强化农村生活垃圾督查,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大力开展村庄厕所革命,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因地制宜改厕,根据安排,塘山乡4个村今年计划改厕60座,目前已改厕30座,余下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施工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三、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季度农业产业等发展势头良好,为后半年打下良好基础,但总体来说仍有许多困难和阻碍。当前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从税收收入完成来看,受制造业缓交政策影响较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比,我们将积极采取有限措施,加以改善,切实解决。
四、下一季度工作打算
1.农业经济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力争在2022下季度年种植300亩以上,擦亮叫响塘山乡的“高山茶叶”品牌。二是扩大发展好新塘村辣椒种植规模,打响“塘山辣椒酱”品牌。三是拓宽养殖思路,以“支部+合作社+农户”认养模式,继续扩大郑湖黄牛养殖规模,建立品牌开拓市场,双管齐下提升养殖效益,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2.财政收入迈稳新路线。一是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帮扶力度。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沟通,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保持企业及税务沟通顺畅,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上存在的困难和难题。二是形成规模效应。结合现有企业创办新企业,不断壮大企业的规模,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抱团发展,在避免流失现有税源的情况下,全力拓展外部税源,给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让纳税人放心和满意,形成“滚雪球”效应,引来更多的税源。
3.城乡发展迈出新突破。努力争取改造拓宽高车线(集镇到郑湖)、范车线(集镇到高泉)公路工程,重点抓好山塘改造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保障全乡农业用水安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
4.民生福祉迈向新高度。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民政福利、残疾人等政策宣传和运行监管,积极促进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保障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突出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监管,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发挥网格作用,落实监管责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着力提升我乡自然资源监管水平。四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守护好塘山的绿色、维护好塘山的生态、保护好塘山的环境。
中共塘山乡委员会
2022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