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磨溪乡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乡、环境美乡、产业富乡、民生惠乡”的发展战略,以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精准扶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为工作重点,努力建设和谐、秀美、生态、富裕磨溪。一年来,全乡广大干群上下同心,合力共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乡在2018年度全县巡回观摩中名列总成绩第一,英利能源在工业巡回观摩中荣获第一名,董家村三组新农村建设在农业巡回观摩中荣获第二名,同时在全县年终目标中我们还荣获环境保护工作第一名和卫生计生工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土地开发(耕地保护)工作三个第二名。现将全乡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商引资不断向好
按照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乡突出产业招商,围绕“3+1”产业,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通过不断努力,换届以来,在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上均稳步增加,先后引进设备制造、医药、纺织、新能源等企业13家,其中2018年签约10家,包括总投资10亿元的英利能源,一期建设已经正式投产;投资1.6亿元的鼎利织造已经封顶;投资1.7亿元的中澳合资项目亿荣设备正在土地摘牌;投资1.5亿元的凤凰物流项目启动征地;杭州6家布艺项目等待园区供地;同时2017年签约的3个项目努力实现2019年投产。另外,投资13亿元的圣山集团和投资1亿元的无人机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财税收入超额完成。今年以来,我乡财税以乡长负总责,分管具体抓,两名协税员具体经办的人员机制,加强财政收入工作队伍,确保每月任务计划高效完成;不断完善全额交税制,规范财税资金征收和财力奖补资金的使用。2018年,国税完成4646万,地税完成2090万,均超额完成任务,较2017年同比增长18%。同时,我乡严格按照《乡镇财务管理办法》(德府办字[2018]140号)规定,不断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坚决执行村财乡代理和“乡财县管”的财务管理模式,保持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原则,实行账户统管、核算统一、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
三、乡村面貌焕发新颜
新村建设全面铺开。今年,我乡整合资金450万元打造了7个省级新农村(包含1个移民示范村),涉及5个村7个自然组的251户农户,受益人口2108人。通过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庄环境更加整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已实现硬化道路4100米,改厕110户,外立面粉刷7.1万平方米,坡屋顶改造76户0.7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050平方米,一幅幅“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画卷正徐徐拉开。
环境整治初具成效。全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拆除彩钢瓦252处21078平方米;共清扫卫生死角160余处,清运垃圾56吨;清除“牛皮癣”及乱刷乱喷广告26处;规范商户占道经营15次。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新聘请专职保洁员20名,现有保洁员共计54名,保洁员配备率实现自然村全覆盖,不断完善环境整改长效机制,实行保洁员绩效管理,月平均工资不低于700元,通过定期督查和村组反馈情况核算保洁员的绩效工资,工作情况与工资挂钩,进一步激发保洁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实现由原来的突击整治到现在的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环境保护效果明显。作为县城水源地上游,我乡环保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主动作为,在2017年关停退养14家禁养区养殖场的基础上,今年,我乡把辖区内55家畜禽养殖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逐一建立环保台帐,通过乡村干部上门检查、执法队员定期巡查、畜牧部门技术指导等方式,督促各畜禽养殖场加强整改,全面杜绝粪便、污水直排现象。同时积极整合拓展执法中队职能,探索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把城乡综合治理、禁止秸秆焚烧、两违巡查、森林防火等工作统一纳入执法巡查内容,执法效果比较明显。
四、脱贫攻坚力度更强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58户,591人,已脱贫208户497人,其中2018年预脱贫19户37人,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2018年贫困标准3535元并完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加强扶贫干部管理与监督执纪。今年9月份,按照要求,县里重新选派了9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定第一书记管理办法,修订第一书记职责要求,严格落实《磨溪乡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帮扶干部的管理,对帮扶情况开展常态化、多形式的督察。今年以来,乡村干部因脱贫攻坚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受到约谈提醒 15人次。 同时,对照全乡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清单,全力以赴抓整改,做到“谁的任务谁履责,谁掉链子谁担责”。今年11月,我乡新田村代表全县顺利通过省委第五督导组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督导组对新田村第一书记给予高度评价,我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建立台账,实行常态化、制度化管理。
扶贫工程稳步推进。2018年全乡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享受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和新农合代缴;教育扶贫领域,今年我乡共有93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及建立扶贫车间,帮助解决就业岗位共计62人。2018年我乡重点打造董家村三组的移民示范村建设,投入移民示范村资金100多万元,涉及受益贫困户8户11人。2018年全乡危房改造重建7户、维修1户,目前已全部完工入住。
产业扶贫不断壮大。全乡先后成立油茶、苗木、早熟梨、大棚蔬菜、白茶基地等合作社29个,并申报了2019年的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12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如2018年,乡政府与邮政公司签订协议,通过邮政公司的“邮乐购”平台线上线下带动销售水梨20多万斤,销售收入120万元。磨溪乡3座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已覆盖三个村76户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300余元。
五、民生工程高效推进
民政工作全面推进。我乡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权益。2018年,全乡共有城市低保10户14人,农村低保213户475人。五保户44户45人,年共计发放农村低保1405910元,城市低保金63360元,五保资金194040元。2018年至今,已为全乡36名重度残疾人办理护理补贴,为109名残疾人办理了困难补贴。对磨溪乡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目前,我乡殡葬改革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已经做好公益性墓地位置、面积、测量和设计,宣传发展工作持续升温,为2019年推行全面火化做好坚实的基础。
社会治安和谐稳定。2018年,我乡综治以和谐护发展、稳定促增长的思想,解决各类纠纷21件,涉及5个村73人,化解率为100%。“五位一体”监管以曾国生为首的退役军人、拖拉机手等重点人群。全乡各村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干部、小组长、退休老干部以及老党员组成,共计128人。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点人物不脱管。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前期已投入8万资金,安装40余个监控探头,实现了监控全覆盖。重点打造港口村综治中心,总投资17万,将村部所有部门、窗口归类,打造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对照“一年打击遏制”的目标,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会,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制作广告牌和横幅进行广泛宣传,邀请县领导到村开展9场“德安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平安建设宣讲活动”,发动乡村领导干部积极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参加治安巡防70人次,其中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组织干警、专业巡防队员30人次,村义务巡防50人次,保证了我乡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我乡绝大部分群众都加入了综治保险,目前共计报险5起意外,14户受益,累计理赔23500元。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12家大小超市,2家饭店,2家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对执照证件、进货台帐、场所环境等要素进行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全年无一例食品、安全生产事故。此外,2018年乡武装部按要求完成上级的征兵任务,积极完善各村民兵连的组建和“两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物资器材库)的建设。
农村基础建设温暖人心。
一是万家岭旅游专线在磨溪境内总长度13.4公里,涉及5个行政村19个组,经过一年的快速推进,在春节前实现通车。港口一组危桥、宝泉易家湾桥两座危桥重建得以顺利竣工通车。聂车线安保工程和连心桥(王梅桥)已完成招投标,即将进入施工。全年共修建村组道路10.8公里,完成了金山寺的修缮工作,启动了万家岭旅游公路百家山古驿站的保护重建工作。
二是我乡完成博阳河磨溪段车桥水岸提防护综合治理,新修各类山塘25座,小(一)型水库退养一座,维修新建渠道10000余米,惠及村民2000余人。投资300万元的新田水厂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实现全乡供水,车桥水磨溪段防洪护岸工程即将完工。
三是2018年磨溪乡新增土地开发项目26个,增加用地指标980亩,目前已经全部完工,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同时,磨溪乡提高耕地质量,2018年磨溪乡新开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个,项目点位于新田村,共涉及6个村民小组,建设面积约1700亩。另外今年我乡共完成旱改水项目4个,新增水田面积190余亩。
四是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了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责任状,制定了《磨溪乡森林资源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并通过林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乡、村、组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境内本年度没有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也无一例乱砍滥伐、非法征占用林地、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案件。
五是磨溪乡积极推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养种粮大户,全乡有水稻种植大户35户,其中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户,500亩以上的2户,800亩以上的3户。开展清产核资,在全体乡村干部的齐心协力下,成为全县第一个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乡镇,成功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六、科教文卫出新出彩
卫生计生服务提档。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全年出生173人,出生政策符合率96.5%。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生育登记服务新模式,通过手机微信在线办理生育登记业务,群众办证实现“一次不跑”。投资8万元打造尖山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全乡累计完成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8个,完成率100%,村民就近就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加大村级文化投入。今年每个村均额外配备了3台电脑(县里配2台,乡里配1台),并且多次对各村文化站进行专项整改,完善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功能,圆满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任务。
尊师重教力度更大。我乡持续抓好教育工作,今年共为16名录取本科院校新生发放奖学金4800元,同时磨溪乡爱心协会为磨溪中学中考前5名学生发放奖学金5100元。教师节乡党委政府走访磨溪中心小学、磨溪中学教师,发放慰问金6000元。
七、党的建设常抓不懈
党建工作常态化。一是加强支部阵地建设。注重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帮助整顿新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全乡新发展2名年轻党员和1名致富能手党员,加大经费投入,全年仅乡本级投入资金达29.3万元用于提升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等。二是加快推进“党建+乡贤服务”。我们在乡贤如何发挥作用上持续发力,在万家岭旅游专线施工期间,乡贤协会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协调解决矛盾纠纷6起,施工期间零上访;乡贤组织还帮助磨溪村3组白茶基地申请20万元灌溉抗旱项目;国庆期间牵头举办上海知青携手磨溪乡亲共庆新中国成立69周年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联谊会,72位上海知青前辈自发组团回访磨溪,感受五十年来磨溪乡的变化和快速发展。三是扎实开展“亮身份·强服务·当先锋”主题活动。大力推行“一述二评三亮四比五带头”,要求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第一书记魏方明不畏病痛心系群众,在重点项目中党员组长杨庆友主动配合征地等。
意识形态紧抓不放。2018年初,乡党委制定出台《关于贯彻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成立了磨溪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修订完善了磨溪乡新闻宣传报道考核奖惩制度,截至目前完成中央媒体稿件1篇,市级党报党刊4篇,县级媒体248篇。并且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运行,将磨溪老百姓关切的重要信息及时对外发布,并转发推广,牢牢把握话语主动性。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一是强化担当意识。年初我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部署会,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1份,召开专题班子会3次,开展谈心谈话200余人次,做到全覆盖。二是严格正风肃纪。加强监督执纪,尤其重视扶贫等涉农重点领域的执纪问责,全年查办问题线索8起,提醒谈话22人,诫勉谈话5人,党内警告2人,党内问责2起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