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府发〔2025〕2号
关于印发《林泉乡2025年地质灾害防灾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及驻乡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乡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将《林泉乡2025年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林泉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31日
林泉乡2025年地质灾害防灾方案
切实做好2025年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全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德安县《关于做好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林泉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编制本方案。并请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做好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工作。
一、基本概况
林泉乡位于德安县东北部,与柴桑区马回岭镇、岷山乡接壤,属边界之乡。总面积7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万余人。境内地貌以低山、高丘为主,山岭起伏,峰峦叠峰,山多林茂。
二、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市地灾调查情况分析,林泉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等2种。其中滑坡5处,崩塌1处,总方量1200 m3。
三、202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2025年气象预测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据统计,由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于连续暴雨天,这种连续集中、大强度的降雨特性,极易诱发区内滑坡的发生。
(二)预测的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
林泉乡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境内的清塘村、大溪畈村等2个村。地质灾害主要是中小型土质滑坡和小型崩塌。主要发现滑坡5处,崩塌1处,目前各地质灾害点共威胁人口56人。
四、危害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监测方案
各村均应确认地质灾害监测员,地质灾害监测员在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监测工作。
监测方法:滑坡(崩塌)监测主要采用大地形变位移测量、裂缝位移测量和宏观地质调查三种方法;泥石流简易观测的主要对象与内容有形成区物源监测、水源监测、活动性监测。针对我乡地质灾害的特征,乡内大部分地质灾害监测点可采用设桩观测、设片观测、设尺观测、井水和泉水观测等简易方法对滑坡、崩塌进行监测。
监测频率:每年1~4月和10~12月为少雨季节,为正常时段,地质灾害监测每月进行二次;每年5~9月为汛期,每10天观测一次;暴雨期间(连续强降雨)加密,当出现异常情况要每小时观测一次。汛期监测由地质灾害监测员负责开展。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组织日常检查监测工作。
监测资料收集:每次监测都应进行认真详细地记录,填写在统一的监测表格内。暴雨期间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各村都应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以便及时与各监测灾点人员沟通反馈,有效指导防灾工作的开展。
(二)应急方案
1.灾前预报
根据市气象部门提供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或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提出有关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通过广播电视站、电话及书面形式向全乡发布有关临灾预报信息。
2.临灾应急
临灾预报发布后,预报临灾区即进入临灾应急期,乡防灾救灾指挥领导小组及各职能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进入临灾应急状态,命令防灾救灾处于紧急待命状态;各村启动相应应急方案,对临灾点范围采用明显的预警标志,及时通知和组织临灾区影响范围群众人员和财产安全转移。
3.灾后应急
当发生地质灾害时,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应迅速到现场了解灾情,确定灾后应急工作规模,命令防灾救灾应急分队进入灾区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抢救工作,组织非灾区人员进行救援工作。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速报灾情。
(三)职责分工
在组织管理上,林泉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乡长刘洋任组长,分管领导卢昊任副组长的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均为领导小组成员(见下表),指挥部下设的办公室、应急分队等职责分工如下。
| 组长 | 刘洋 | 副组长 | 卢昊 | |
| 成员 | 梅阳 | 潘熙鉴 | ||
| 钟志平 | 孙从信 | |||
| 熊绍禄 | 邱实 | |||
| 熊克财 | 谭振 | |||
| 冷美玲 | 沈科艺 | |||
| 黄振雄 | 周宇旋 | |||
| 张涛 | 魏伯华 | |||
|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均为指挥部成员 | ||||
| 备注 | ||||
(1)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迅速贯彻县政府、县应急管理局关于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的各项指令,发布境内地质灾害临灾预报信息,宣布进入临灾应急状态,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部署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工作。当灾情发生后,及时掌握灾情、情况紧急时调动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性抢险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发展趋势汇报、指挥灾民安置和应急抢险工程工作,协调调集各种救灾物资供应。
负责人:卢 昊、邱 实
(2)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其主要职责: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命令和决策,协助指挥部处理地质灾害应急日常事务;协调、监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及时收集、汇总灾情并及时上报,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减灾防灾宣传和防灾救灾报道反馈;负责对外接待和通讯联络工作。
负责人:卢 昊、沈科艺
(3)应急分队:由乡人武部牵头负责,在汛期临灾应急状态时组织30~50人基干民兵,随时出动进行抢险救灾。其主要职责:实施快速反应,当出现异常情况能迅速扑险,快速抢救遇难人员、抢修重要工程设施和保证生命线工程的迅速恢复畅通。
负责人:卢 昊、李燕焰
(4)监测预报组:由乡应急口牵头负责,主要职责:当气象预报有异常暴雨天气或监测点有预演变化时,负责提出临灾应急预报,建立全乡危害性地质灾害点监测工作总结;当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速报受灾情况和处理方案。
负责人:潘熙鉴、谭 振
(5)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由乡卫生院牵头。主要职责:当灾区发生伤亡人员和疫情时,组织医疗和防疫队伍迅速进入灾区,抢救医治伤病员,控制疫情。协同有关部门制定灾前“救护与防疫保障计划”。
负责人:冷曙春、张 涛
(6)生活安置组:由乡民政所牵头。主要职责: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衣、食、住问题;协助做好抢救、医治、转移伤病员等工作;负责灾情了解和灾后救济工作。
负责人:钟志平、熊克财
(7)财务组:由乡财政经济发展办公室牵头。主要职责:筹集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及外援救灾经费;负责向上级申请救灾经费。
负责人:冷曙春、周宇旋
(8)灾情调查组:由乡应急口牵头。主要职责;负责灾害统计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
负责人:潘熙鉴、谭 振
(9)治安消防组:由公安派出所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灾区治安保卫、消防和交通管制等工作,防止产生次生灾害;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保护国家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负责人:梅 阳、魏伯华
(10)宣传组:由宣传口牵头。主要职责:负责地质灾害防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报道,稳定民心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
负责人:卢 昊、冷美玲
(11)各村防灾办:执行乡防灾救灾领导小组的指令,组织村里有关人员亲临灾区,配合做好本村内的地灾监测及抢险救灾工作。
负责人:各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贯彻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方针。为了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斩断诱发源,避免产生新的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