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塘乡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获得了省级生态文明乡、省级优秀河长、市级计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现将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二〇一九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履职担当,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坚持深学深悟,筑牢思想基础。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县领导讲解、邀请党校老师授课、每周夜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是加强廉政宣教,严肃执纪问责。2019年开展谈心谈话30余次,对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主任、重点岗位负责人等16名同志进行廉政家访,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广大乡村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三是提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效能。开展干部作风建设自查自纠,着力开展“怕、慢、假、庸、散”问题整治、“五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干部素质,涌现了一批担当实干的好干部典型。四是开展主题教育,落实检视整改。加强领导组织,为主题教育开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制作宣传牌、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发放书籍、微信公众号简讯报道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主题教育氛围。高塘乡坚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12字总要求,共解决顾田村土豆产业支持、罗桥大垅循环路改造、庐山河河道清理等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10件。
二、立足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稳中有进
一是招商引资新创佳绩。今年高塘乡加大招商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是由江苏阳光集团和华夏青旅(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亿的华夏阳光(德安)诗画田园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由浙江方悦纺织投资1亿元的坤益科技创业园项目。其中华夏阳光(德安)诗画田园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为高塘和谐绿色发展引进新业态,注入新活力,今后的高塘不但是万亩苗木之乡,更是生态旅游之乡。二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按照“既要保运转又要促发展”的原则,强化税收征管,精心培植优质税源。2019年我乡完成财政收入5852.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高塘乡完成工业固投任务数8.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工业项目康禾药业和宏图纺织正式投产,多德纺织新建厂房已完工,德裕纺织已完成设计图纸审查,正在进行围墙施工。华夏阳光诗画田园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目前已正式动工,规划设计和一期征地已完成,正在进行苗木移植和道路拓宽。
三、紧扣生态宜居,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一是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张贴过街宣传条幅20条,树立“禁止焚烧秸秆”永久性宣传牌16处,发放彩色宣传折页100余份。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8次,对辖区卫生死角、店外经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秩序强化管理。集镇更换太阳能路灯18盏,维修3盏,全乡共完成改厕154座。实施罗桥村三、四组整体搬迁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二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2019年我乡有新农村点8个,涉及5个村11个村民小组,其中罗桥村封首垅为重点打造示范点。全乡8个新农村点“七改三网”工作全面完成,电力、广电和电信网络均全面覆盖。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对村民的旧思想、陈陋习进行引导改造。三是基层设施有效夯实。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600亩,今年大垅村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129.7亩,顾田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89.13亩,目前都在有序进行。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全乡所有村组全部纳入县级自来水公司管网范围,全乡已通水1409户,贫困户92户免费通水。四是宣传构建乡风文明。今年高塘乡推送的“最美乡贤”、脱贫攻坚系列新闻报道获得了群众的大量转发和点赞,积极开展“身边好人”报送活动,挖掘身边典型事迹人物和好人好事,传递社会正能量。7月,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踏访我乡,就我乡罗桥村天籁热带水果进行采访报道。高塘乡微信公众号WCI指数在全县15个乡镇场中排名喜人。全年我乡对外宣传上稿718篇,其中市级以上28篇。在我县第一届“道德力量 情义德安”文明榜发布会上,我乡熊菊莲获得“德安最美乡贤”荣誉,邓梅花家庭获得“德安最美家庭”荣誉。我乡大垅村被授予“第六届江西省文明村镇”称号,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四、筑牢产业基础,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特色产业有亮点。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逐渐形成以天正大米、天籁果园、德邦牧业等特色农业为集群的产业化项目。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成功创建全县第一个乡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11月,高塘乡荣获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文明乡”称号。二是集体经济有突破。按照高塘乡创建生态文明总体定位,各村全面发展村集体经济。长垅村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优势,进行蚕桑养殖产业。顾田村依规流转农户承包的耕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连片开发,并与村种植蔬菜能手合作经营,种植大棚蔬菜。高塘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旅游产业,与企业签订产业扶贫基地,种植金丝皇菊2亩、金芥20亩。罗桥村利用现有土地和水域发展油菜种植和旱鸭养殖。大垅村搭建温室全自动高架食用菌种植大棚,建成总占地10亩的食用菌标准大棚15栋。各村均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三是改革示范有进步。认真开展乡、村、组三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推进组级农村集体“三资”财务规范化管理,由班子成员带队,积极开展组级财务管理改革宣传,对各村民小组资金情况进行摸底汇总。8月21日,我乡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省级验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阶段。四是传统产业有提升。全乡水稻种植面积达7570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00亩、水产面积1650亩、水产品总量399吨,较同期有显著增长。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累计发放农作物病虫情报8期,发放资料1100份,创建全乡科技示范户30户。通过全面推进“大棚房”专项整治,遏制农地非农化。五是疫情防控有措施。针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全乡投入工作经费7.58万元,用于采购扑杀器、防护服和消毒液等防控器具药品,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六是生态保护有成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入开展“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各级河长开展巡河260余次,核查整治各类问题20余个,有效改善了我乡河道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019年7月,乡党委书记、乡级总河长蔡锦林同志获得“江西省优秀河长”的荣誉称号。全面落实森林管护工作,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加强森林防火巡逻宣传,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加强疫木区监控,恢复植被绿化100亩。六是水价改革有突破。顾田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全县率先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和收取管理费用的方式,建立村集体统一管护农业用水和水利设施的管理机制,将农田水利设施“管起来、用起来、用得久”,改革效果显著。“顾田模式”给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启发了思路,确立了方向,成为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村。
三、着眼民生福祉,惠民利民措施有效
一是全力打造“五型”政府。按照上级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乡政府机构职能体系,规范政府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环节的“保姆+”服务。将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保、医保、农民建房等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错时延时”服务,各类审批手续实现一站式办理,让群众“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二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春季行动”“夏季整改”“秋冬巩固”,通过2019年数据调整及动态管理后,现我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8户667人。2019年已脱贫31户75人,剩余15户24人未脱贫。产业扶贫:大垅村和高塘村2个光伏发电项目,2019年度已发放收益金额64572.16元到贫困户手中;产业直补鼓励贫困户种养,报补偿113户,共计152034元。就业扶贫:通过开发就业扶贫专岗为18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并以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报酬,全年补贴13万。安居扶贫:安居扶贫对象1户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入住,配合住建部门对贫困户房屋进行安全等级鉴定,全乡2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A类等级房屋188户,B类等级房屋35户。基础设施建设:我乡共有批复项目6个,涉及大垅村和长垅村。扶贫项目已全部验收合格,移民项目已申请验收。社会保障:覆盖低保贫困户139户406人,特困供养贫困户16户17人。教育扶贫:贫困户中共有19名幼儿园生、65名贫困小学生、27名贫困初中生、7名贫困高中生、13名大学及中高职学生享受了教育扶贫资助,共计106635元。健康扶贫:今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179.93万元,报销总金额163.4万元。三是严格落实惠民政策。严格落实农村低保户年度审核制度,每季度举行1次村级低保家庭民主评议会,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即退。目前我乡全部农村低保对象147户345人。五保户27人,其中集中供养11人,分散供养16人。积极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敬老院一批次,发放低保金53.4万元。长垅村率先推行幸福灶,为全村七十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午餐晚餐,解决“吃饭难”问题。四是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乡、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乡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40小时。全年举办庆新春联欢晚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建党98周年庆典等各类活动10余场,活动内容健康向上,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也为乡村居民营造了融洽和睦、舒适和谐的乡村生活环境,极大促进了基层文化的综合发展。顾田村西河戏在5月登上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节目,西河戏剧团参加各级演出30余场,其中在我县义峰山公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专场演出。
四、推进社会治理,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一是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开展线索摸排大走访活动,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开展线索摸排、发放调查问卷,结合送戏下乡、治安巡逻、设立举报箱等形式,征集涉黑涉恶线索。2019年,我乡共收集线索7条,向县扫黑办上报涉黑涉恶信息2条。对上级转办的3条涉黑涉恶线索认真核查并及时回复,都为一般矛盾纠纷,未发现涉黑涉恶情况。二是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全面完成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高标准完成高塘乡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开展了以“农村土地流转常见法律知识”和“调处山林权属争议法律知识”等业务培训;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担任高塘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加大矛盾纠纷协调力度,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矛盾纠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件,截至目前共调处好矛盾纠纷23起。三是加大特殊人员管理服务。2019年,高塘乡通过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制度,开展特殊人群摸底工作,现全乡共有社区矫正人员4名,有吸毒史人员19人,其中管控中3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9人。充分发挥乡贤人员的优势,积极筹措帮扶资金,对留守儿童等特殊人员进行走访,加大对全乡对特殊人员的关怀。四是增强群众安全保障。聚焦平安建设,积极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目前我乡平安志愿者注册数为75人,先后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10次。高塘乡境内有乡级天网工程摄像头13个、县级雪亮工程摄像头64个,已全部接入高塘乡综治中心,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控,除此外还组织专职治安巡逻队,配备巡逻制服和巡逻电动车2辆,经常性在辖区内开展治安巡逻,联合派出所与村辅警一起,每周开展1次治安夜间巡逻行动,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五是狠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积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全乡124处危险水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和救生杆;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12次,不断强化治安巡逻管控。深入开展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工程施工、消防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全年累计开展各项安全检查9次,检查单位29批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3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17起。7月组织开展县级水库防汛抢险暨巡查搜救应急演习活动,进一步提升我乡应急管理水平。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重大项目建设受条件制约推动缓慢,村集体经济发展效应没有全面开花,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服务举措仍有不足之处等等。
二〇二〇年工作安排
2020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坚定的信心、精准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推进生态文明高塘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继续推进规范化建设,坚持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作为推动学习教育开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我乡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党员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和素质,加强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是全力应对经济发展机遇,千方百计提实力。始终检查“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为环保”的高塘定位,对华夏阳光(德安)诗画田园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做好跟踪对接服务,打造出高塘特色小镇。计划2020年全乡将新增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一个典型,同时全力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按照既定思路通过发展种桑养蚕、大棚蔬菜、金丝黄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农产品集群发展,并利用好互联网发展优势,创新开发“互联网+产业化+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百姓和周边产业发展。力争2020年底每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
三是不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真抓实干改环境。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果,加强日常监督治理,并将整治工作常态化。完成罗桥三、四组整体拆迁安置工作。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全面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并全面完成25户以上村庄新农村建设。
四是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方法,深化平安促和谐。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运行好“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强化治安防控、整合综治力量。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五是加大惠民实事办理力度,为民谋福共富裕。推进小山塘改造、集镇路网改造及高塘危桥重建工程,积极申报高塘黄金线为生态公路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新增1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全力完成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努力打造高标准农田的“高塘特色”。加强精准扶贫,多方施策,精准发力,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新增一家扶贫车间、并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确保2020年底全面完成贫困户脱贫任务。加快科教文旅等社会事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优化服务水平,促进卫生健康工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