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塔乡2024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宝塔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紧紧围绕县委“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发展思路,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确定了“谋求两大突破,主攻三个重点,加快四个发展”的目标任务,激励奋进,实干争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城乡融合、民生提质、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健康有序、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稳”字当头,抓项目育动能,乡域经济稳健前行。
经济运行持续发力。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乡坚持以财源建设为重点,始终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紧盯发展趋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024年新增工业项目入库3家、服务业项目入库2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7亿元,财税收入1.02亿元。
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强化招商工作“一盘棋”思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加大投资、赶超进位的重要举措,乡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0批次,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2个项目,分别为投资5亿元的年产9000万件高耐破包装新材料项目和投资5.21亿元的200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项目。经济发展后劲不断积蓄,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我乡服务三家企业获评2024年江西省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九江国科远大机电有限公司获评2024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保姆+”优质服务,建立反映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主动、及时、高效为企业和群众解决难点、疏通堵点。高质高效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摸清“经济底账”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年开展“一对多”“一对一”走访800余次,收集企业融资需求23条,收集企业诉求30条,办结28条,协调上报2条,为我乡服务的园区企业送工348人,解决企业难题28件。
(二)坚持“活”字添彩,夯基础兴产业,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现代农业展现新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强为目标,着力加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步伐,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年完成早稻、晚稻种植5000余亩、油菜种植近1500亩,蛋鸡养殖规模共130万羽,鸡蛋年产量1.7万余吨,发放粮食生产补贴12万元,完成耕地恢复任务30余亩,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全力推进九里村高标准农田建设2285.08亩。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对辖区内34座山塘进行维修管护,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
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紧密结合地处城郊优势,深入挖掘闲置资源,探索联村共享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互补的形式实现集体增富。盘活改造荒废多年的团山村钢丝铸造厂、八一村废弃养鸡场、九里村废料堆砌场等多个闲置场地,大力发展物业租赁型经济,成立杨桥村劳务公司为园区多个企业、水保基地提供固定劳务服务,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租赁型产业实现稳定收入,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0余万元,争取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11个228万元,产业发展更加可观可感。
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5次,全年共排查农户2734户。落实产业直补138户19.473万元,落实产业入股分红157户16.56万元;新增小额贷款180.2万元,享受小额信贷贴息政策共计6.4万元;分配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共计22.01万元,惠及脱贫户及监测户共计132户318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坚持“美”字扮新,增内涵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广泛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和村庄清洁行动,全力抓实2个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扎实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拆除违搭乱建13处,开展105国道宝塔段白改黑及周边环境整治美化提升工作,顺利完成沿途环境提升9.3公里。日常环境管护到位,全年累计出动保洁员60余人次,环卫清运车42车次,清理垃圾50余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3400余份,全乡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城乡融合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村改居”改革实践、积极谋划撤乡并镇工作,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目前田塘村“村改居”稳步推进,浔仪社区管辖范围不断优化,向阳社区管理逐步承接。同时增设社区工作力量,不断细化网格、优化服务。完成岳山垅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顺利完成绿岛家园老旧小区改造、金佳苑完整社区改造提升工作,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品质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提优赋能。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资源能源合理高效利用,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高效落实,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污水集中治理、养殖场污染防治活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开展各类环保巡逻40余次,秸秆禁燃巡查100余次,制止野外焚烧20余起,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
(四)坚持“暖”字为民,办实事惠民生,群众幸福更为可感。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严格落实社会保险、低保、特困等社会补助政策,全乡享受低保261户486人发放低保金283.9万元;特困供养对象24人发放特困金22.1万元;享受残疾人补贴164人发放补贴26.27万元;发放高龄补贴2729人次发放金额21.95万元;享受冬春救助对象共27户82名发放金额1.15万元;落实春秋季教育补贴和雨露计划共计218人次12.93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22户,完成残疾人辅具申请20个,申请临时救助4.26万元,民生保障既保好基础,又保出温度。
民生事项亮点纷呈。成立乡民生实事攻坚专班,顺利解决岳山垅四五组安置地污水管道问题,逐步化解杨桥村预留发展用地问题,成功解决绿岛家园、学府雅苑小区办证问题。全年开展集中发放房产证仪式2次,完成办证300余本。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岳山垅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成道路安全防护工程5处。争取项目资金54.8万,完成提灌站建设2座、道路硬化2条、堰坝维修1座,安装路灯40盏、新建排水沟护栏0.3千米。年初人大会票决的十项民生实事也全部按时完成,提交一份满意答卷。
公共服务丰富多彩。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依托儿童之家,颐养之家开展课后托管、主题讲座、免费送医等活动100余次,把助老爱幼服务落细落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60余次,累计服务群众一万余人次,全年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6场,有力推动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2024年,浔仪社区获评全省第二届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岳山垅村获评全省第二届四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五)坚持“安”字护航,强治理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基层治理扎实聚力。以“创平安、保民生、调纠纷、保稳定”为核心目标,将“发展、稳定、平安、和谐”确立为工作主线,持续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2024年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9条,调解成功率100%,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13次,进行夜间巡逻63次。发放非法集资宣传单 750 份,扎实开展“三提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5500张、“三个走一遍”登记表1800张,收回意见建议2条,已将所有意见建议分类整理,提交至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安全生产监管有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拆牌、破网、清通道”回头看行动、聚氨酯和聚苯乙烯等易燃可燃材料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乡共开展重点场所隐患排查122次,发现并整治问题隐患17条,拆除防盗窗网43个,清理安全通道5个。扎实开展烟花爆竹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完成136处重点场所的摸排。
重点风险防范得力。7月面对突发强降水天气,迅速启动乡村两级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开展隐患排查和抢险救灾,全体乡村干部昼夜不停,深入救灾一线,积极劝导群众避险避灾,共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清理堵塞河道水渠50余次。积极应对台风等突发天气,对全乡3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网格化管理,组织26名村级行政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在台风期间每天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工作,落实闭环管理,共紧急转移5户13人,发放防汛救灾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420份。
(六)坚持“干”字为本,抓党建促廉洁,党的建设高位推进。
持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抓牢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党员轮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先后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10次、各层级学习交流研讨8次。意识形态笃实深化,2024年全乡共发表新闻稿件740余篇,其中在中央、省、市级媒体上发表的稿件56篇。
抓牢抓实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受教育、精神上受洗礼,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把好纪律作风关,开展以案为鉴学习活动,持续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行政等专题培训会2次,开展各类警示教育10次。不断提高政府系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的依法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3条,办结率100%。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常学深学中筑牢学纪守纪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乡61名党员干部对照查摆问题244条,均已完成整改。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查摆出问题9条,提出整改措施23条。聚焦日常监督,乡纪委紧盯重点领域,开展各类监督检查26次,发现相关问题16个。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支柱产业不强,招商吸引力不足;财政增收乏力,基础设施仍需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任务仍然繁重等等。对此,我们要在发现问题中直面矛盾,在解决问题中勇毅前行,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奋发向上、敢闯敢干,全力以赴破解难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