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重点领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5-16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4756

德安县爱民乡:科技赋能田间 无人机织就早稻“防护网”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5-16 11:25
打印
    关联导读:

    立夏时节,早稻田间管护进入关键期。在德安县爱民乡,一场“科技务农”的变革正悄然上演。种粮大户们摒弃传统劳作模式,借助无人机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以科技之力筑牢田间管理防线,为早稻稳产增收、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操作人员熟练地完成装药流程,一架架无人机应声腾空。它们沿着稻田上空匀速穿梭,机身下的喷淋头不断喷出细密的白色雾化农药,如轻柔的薄纱般均匀地覆盖整片稻田,为嫩绿的稻苗披上坚实的“防护衣”。这一幕高效、精准的作业场景,成为田间地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无人机打药,省时又省力!”爱民乡红岩村村民桂训福望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难掩喜悦之情,“今年我种了15亩早稻,以往人工打药得忙活一整天,现在无人机二十多分钟就搞定了。如今种田太省心了,不仅有农技人员常来指导,还有这些‘空中卫士’帮忙打药施肥,我相信在科技助力下,今年夏粮肯定能有好收成!”桂训福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农户对无人机“飞防”技术的认可与期待。

    无人机施药作为近年来广泛推广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兴技术,与传统人工打药模式相比优势显著。其操作极为简便,农户只需通过手机APP规划好喷洒区域,即可一键启动作业。一台无人机单日作业面积最少可达400亩,相当于20余名劳动力的工作量,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高企的难题。此外,无人机喷洒能确保农药和肥料均匀覆盖,不仅大幅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还能节省约15%的农药用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为农户田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日益严峻,大量青壮年因务农收入有限选择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妇女成为土地耕作的主力军。每到农忙时节,远在他乡的子女往往因路途遥远无法返乡帮忙。而无人机“飞防”技术的应用,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短短几分钟,施肥打药工作便能完成,极大减轻了留守农户的劳作负担,也让他们对农业生产重拾信心。

    展望未来,爱民乡将持续深化农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全流程的应用。通过精准施策,不断拓展无人机在播种、施肥、监测等环节的功能,让科技深度赋能农业发展,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培育新的“生产力”,谱写智慧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