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议题名称
研究《德安县JXL01(九仙岭单元)详细规划》(审议稿)
二、起草依据
按照《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制定既有控规维护计划,按照最新用地分类标准和国家关于详细规划的编制技术要求,逐步将既有控规更新维护到位。
三、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德安新城片区,德安九仙岭单元是德安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城市文化主要的载体片区,但由于城市不全面的发展,德安九仙岭单元现状存在内部功能缺失、公服设施分布不均、建筑环境杂乱、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不能满足现状居民需求。本次规划重点围绕优化完善城镇格局、加快提升城镇功能、精细推动城镇治理,实现城镇品质与城镇经济双提升。同时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东侧博阳河、南侧九仙岭景观风貌进行调整。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加速推进与外部融合、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塑造产、城、人、景相融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功能融合、特色文化风貌的特色九仙岭组团。
(1)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中心城区南部,东至陈家湾,南接共青城,西抵京九铁路、老城片区,北临博阳河。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8.5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4.29平方公里。
(2)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本规划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承担区域职责,紧扣德安特色,针对主要问题和存在风险,科学确定国土保护、开发、利用与修复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促进国土空间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将德安县建设成为南昌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传统家风文化传承高地、现代轻纺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宜居宜业园林城市。
至2025年(近期),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至2035年(远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致力于将规划区打造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象鲜明、特色文化风貌的现代新城,确定规划区发展定位为:行政文化商业中心,生态宜居品质组团。
(3)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三心、三轴、四片”的空间结构。
“一核”是指中部文华大道与共安大道两条城市主干路交叉口的城市发展核心,也是商业服务业与开敞空间公共中心。
“三心”是指县政府行政核心、文华塔景观核心和九仙一路南侧文化活动中心。
“三轴”是指以陈家湾大道、文华大道、共安大道这三条城市主干路为主的两横一纵城市发展轴,向北连接河东、向南连接共青城、向东连接昌九大道(省道)、向西连接德安站与老城片区。
“四片”是指生态居住区、商业服务区、行政养生服务区、景观风貌区四个组团。
(4)人口与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约2.5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8.5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4.29平方公里。
(5)规划用地布局及人口规模
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8.5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4.29平方公里。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49.26公顷,其中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135.83公顷,占比31.64%,位于现状203村庄建设边界内用地13.43公顷,占比72.09%;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9.85公顷,其中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46.00公顷,占比10.71%,位于现状203村庄建设边界内用地3.85公顷,占比20.67%;商业服务业用地50.47公顷,其中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50.14公顷,占比11.68%,位于现状203村庄建设边界内用地0.33公顷,占比1.77%;工矿用地0.93公顷,均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占规划边界内建设用地0.21%;交通运输用地101.02公顷,占规划边界内建设用地23.14%;公用设施用地16.46公顷,占规划边界内建设用地3.77%;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68.39公顷,占规划边界内建设用地15.67%;特殊用地0.45公顷,占规划边界内建设用地0.1%。
(6)社区生活圈及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配套完善九仙岭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五分钟、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1、以九仙岭单元界线为界形成的1200米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
2、以文化广场、公园绿地形成的四处300m-500m五分钟生活圈。
(7)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一廊、三轴、一核、多点”的景观绿地系统
一廊:博阳河景观水体廊道;
三轴:共安大道、陈家湾大道、共安北大道景观主轴线;
一核:县人民政府北部景观广场、公园核心;
多点:分散于各个社区生活圈中的小型社区级公园或街角口袋公园游憩休闲点,属于游憩型斑块。控制要点主要为游憩舒适,包括无害树种、复层群落、踏脚石生境、浅水水域、适度多色、设施配套。
(8)指标控制
按照规划管理的不同要求,分指令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类,指令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开发强度指标、建筑控制指标、交通控制指标;引导性指标包括土地使用兼容性、人口容量、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参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