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透明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在德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加大政务公开范围,深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时间和形式,加强对政务公开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力度,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 基本情况 我部门管理的政府网站是德安县政务公开工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渠道,自2003年建立网站以来一直以来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完善网站政务公开内容,并根据实际需求于2006年对网站进行了改版,更加突出了政务公开方面的内容,近几年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 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是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开展的重要保证。为此,由我部门牵头先后起草并下发了《德安县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关于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呈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使政务公开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二)以电子政务为载体,创新政务公开形式 网络迅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关注,政府网站已经成为了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特此在“中国德安”网上开辟政务公开、办事指南等专栏,主要抓好事权、财权、人事权的公开。 1、事权公开:一是公开政府的重要决策事项,将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及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在中国德安网上的政务公开专栏上的相应栏目上进行公开。二是全面公开行政审批内容和权限,目前,38个有行政审批权限的单位,在中国德安网上的“办事指南”专栏上公开审批条件、程序、时限和标准,并提供了表格下载,使行政审批行为公开透明。三是及时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通过中国德安网,及时、主动、有效地向社会公开,从2005年至今已发布87条公告、84条规范性文件、29条规范性文件。如惠民工程、工程招标等重大事项,及时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 2、抓财权公开:在中国德安网上开辟财政预算、工程招标、政府采购栏重点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财务收支等内容。 3、抓人事权公开:全县各单位人员的招考公告及录用结果都在公告栏里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把政务公开工作列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与各单位、各部门年终目标考评相挂钩。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及时上报本单位、本部门应公开的各类事项;加强对各单位网站建设的指导,要求各单位的网站上要设立专门的政务公开专栏。 二、主要效果 经过努力,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管理和程序更加规范化,公开的时间更加经常化,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开展政务公开,通过在政府网站上对各单位的评议,及近期各单位的行风评议结果来看,全县各部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变,提高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开通了县长信箱和民声通道栏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至目前为止已收到182条网民反映的信息,其中有27条部门及时作了回复。一些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急、难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社会各个层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也都从县长信箱反映到了县政府,有的还摆在了领导的桌面,进入了县政府决策。通过开展政务公开、开通县长信箱、民声通道,驾起了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实实在在地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规范了部门的行政行为。政府采购、建筑工程招投标、收费项目标准、办证办照等重点问题通过在网站上的公开,使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吃、拿、卡、要问题,违法行政、粗暴执法、以权谋私、刁难群众以及一些腐败行为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三、存在问题 (一)个别单位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工作上没有真正摆正位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所要公开的材料需多次督促才能上报。 (二)有的单位公开的重点不突出,没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公开,只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的条条框框,甚至没有公开具体内容。有的对重点部分、重点环节避重就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敏感问题和关键部位没有公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规范各项公开制度。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各项公开制度,努力实现政务公开的规范运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层层落实责任。二是继续完善政务公开的审议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人大、政协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社会团体层面、普通群众层面对政府、部门、派驻站所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组织;完善社会监督和评价制度。 (二)提高政务公开面,拓宽政务公开渠道。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实行网上办公,网上办事,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要逐步建立网上办事大厅,推进网上工商年检、网上纳税、网上缴费、网上查询等,尽可能方便企业和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