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应急管理局是县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
县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先关政策规定,拟订我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政策规定,组织编制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组织制定相关地方性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三)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四)牵头建立我县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和布局,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依规统一发布灾情。
(五)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承担县应对灾害指挥部工作,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县委、县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六)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按规定权限协调管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协调相关应急救援队伍,指导乡(镇、场)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八)负责消防管理工作,指导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
(九)指导协调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按权限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
(十二)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依规组织指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十四)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参与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的跨区域救援工作。
(十五)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牵头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十六)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考核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七)承担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减灾委员会、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具体工作。
(十八)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监督、检查、指导全县的防震减灾工作,参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管理、监督事业费、基本建设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主要由地方投资并主要为地方防震减灾工作服务的一般项目。
(十九)负责建立监测预报工作体系;负责统一规划全县地震台网(站)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全县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县级地震监测台网(站);指导全县的震情跟踪;对县地震监测台网(站)和群测群防工作实行行业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组织开展水库地震及其他诱发地震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二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震灾预防工作体系。依法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职责权限实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许可;负责组织实施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工程技术指导;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灾害预测;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审核防震减灾宣传报道。负责建设管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负责震情和灾情速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规划。推进防震减灾科技进步与创新;组织开展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地震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十一)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监督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二十二)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十三)转变职能。县应急管理局应加强、优化、统筹全县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全县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十四)有关职责分工。
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等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
二、内设机构
综合股(股级)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建议议案提案办理、政务公开、重要文稿起草等工作。
【负责人姓名】孙家攀
【联系方式】0792-4666862 18460028004
安全监管股(股级)
负责煤矿、非煤矿山(含地质勘探)、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监督检查煤矿、非煤矿山(含地质勘探)、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情况。
【负责人姓名】熊克平
【联系方式】0792-4666862 18979266863
应急管理股(股级)
负责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火灾和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协调指导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工作,组织协调冰冻、台风防御工作。
【负责人姓名】程文茂
【联系方式】0792-4666862 18979266886
三、领导分工

邓海水:党委书记、局长、局人武部政治教导员,主持局全面工作。
邓海水,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德安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小军:党委委员、副局长,负责全面从严治党、防汛抗旱、灾害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防震减灾,负责台风、冰雹、冰雪、地震地质灾害救援,负责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森林消防大队)建设、日常管理、大队物资及装备管理、纪律建设及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牵头负责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减灾救灾、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日常工作。
孙小军,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德安县应急管理局党委成员、副局长。
江细青:党委委员、局人武部部长,负责工贸行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负责财务、招商引资、武装、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五型政府建设工作。
江细青,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德安县应急管理局党委成员,三级主任科员。
赵焰娥:党委委员,负责党建、意识形态及群团工作、精神文明单位建设、新闻宣传和创卫、森林防灭火、森林火灾调查评估和统计,负责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应急指挥、应急救援、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和应急管理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局办公室、法制审核、全面深化改革、公共机构节能、局机关装备和资产管理、国防动员工作。牵头负责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森林防灭火方面)日常工作,负责对接县蓝天救援队工作。
赵焰娥,女,汉族,197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德安县应急管理局党委成员。
张甫海: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综合监管、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宣传教育培训、生产安全事故和综合行政执法统计、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统计、法制监督工作。牵头负责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方面)日常工作。
张甫海,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德安县应急管理局副科级领导干部。
张周国:防灾减灾中心主任,负责非煤矿山(含尾矿库、页岩砖厂、非煤露天矿山附属的机制砂及碎石加工厂、尾矿库配套的选厂)安全监管、信访、综治维稳、平安建设、依法治县、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工作,负责对口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
张周国,男,汉族,1975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德安县防灾减灾中心主任。
四、办公时间、办公地址、联系方式
办公时间:法定工作日(夏季 8:00—12:00,14:30—18:00;冬季 8:00—12:00,14:30—17:30)
办公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蒲亭镇九仙五路水利大楼县应急管理局
联系方式:0792-466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