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惠企政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11-0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02333

德安县网上兑现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1-08 15:08
打印
    关联导读:

为规范和保障“惠企通”平台德安分厅(以下简称平台)平稳运行,保证平台惠企政策和事项的要素信息更新及时、有效、准确,审批、兑付、监督到位,制定《德安县网上兑现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一、惠企政策和事项管理

(一)按照“谁制定、谁更新”的原则,主管部门要在惠企政策文件发布、修订或废止后的3个工作日内,主动对平台中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并对外公示。

(二)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在政策文件发布和修订时,需分送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备案,并在10个工作日内明确兑现方式,制作《惠企事项办事指南》,纳入平台统一兑付。

(三)对纳入平台的惠企政策事项,主管部门需根据惠企政策的受理兑付时段,制定年度兑付计划,抄送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并及时安排受理兑付。

二、平台管理

(一)原则上从财政资金中支出的对象为企业的资金奖补类的惠企纾困政策事项均应纳入平台,实行网上办理,做到政策兑现全过程高效透明。

(二)各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受理、审批、查询、监管账号由技术公司根据工作需要统一配置,相关人员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告知其他非经办人员。确因工作需要更换使用人员时,应至少提前1个工作日送县政务服务中心备案后进行调整。

三、流程管理

(一)各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在收到企业申报材料后,应及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审意见,并及时将审核意见分类反馈至平台处理。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申报,由对应的惠企政策主管部门直接与企业联系,一次告知不符合申报的原因并进行政策解释,帮助指导企业完善申报材料。

(三)免申即享类惠企政策,由政策主管部门遴选符合兑现条件的企业,审核无误后于3个工作日内提交至平台,并附上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版,通过平台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兑付。

(四)即申即享类惠企政策,由企业的经办人通过平台申请,政策主管部门在收到企业申报材料后,原则上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具体时间以办事指南为准),审批通过后,通过平台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兑付。审核不通过的,由政策主管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理由并做好解释工作。

(五)承诺兑现类惠企政策,由企业的经办人按照惠企政策申报要求,通过平台提交资料,原则上政策主管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以办事指南为准)现场核查、专家评审等实质性审查工作,并将审核结果提交至平台,通过平台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兑付;审核不通过的,由政策主管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告知经办人理由并做好解释工作。

四、特殊兑现

(一)对因企业申请或政策主管部门提供的企业账号等基础信息有误而导致无法兑付的,根据平台反馈的兑付失败信息,由政策主管部门通知企业再次核实,在2个工作日内将更新信息盖章版(免申即享类)提交至平台进行重新兑付,或要求企业在2个工作日内在平台重新提交(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类),审核通过后进行再次拨付。

(二)对因资金有误、企业变更、列为黑名单等需暂缓(停止)兑付的,由政策主管部门将相关信息经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提交至平台,执行暂缓(停止)兑付,并将相关情况说明送县财政局和县政务服务中心。

五、职责分工

(一)县发改委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负责本级所有惠企政策的归口管理工作;

2.配合做好惠企政策的宣传、梳理,新政策的上线及动态更新等工作。

(二)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协同惠企政策主管部门梳理相关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编制惠企政策事项办事指南;

2.负责惠企资金预算管理,督促、指导惠企政策主管部门做好惠企资金支付和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

3.适时审核惠企政策主管部门报送的惠企资金清算报告。

(三)根据惠企政策业务分工,县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负责线上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

2.负责组织政策主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四)惠企政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按照惠企政策事项“应上尽上”资金“应兑尽兑”原则,制定实施细则,使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细。负责本部门惠企政策的梳理、调整,明确办事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会同财政部门编制惠企政策事项办事指南,并录入平台后对外公布;县本级惠企政策主管部门要做好对口惠企政策发布和编制《惠企事项办事指南》的指导工作,让本系统的惠企事项通过平台兑现。

2.负责在承诺时限内完成本部门惠企政策事项的受理、提交、审核、兑付等工作,并将结果反馈至平台;

3.负责编报惠企资金预算,审批办理企业惠企资金兑现申请,实施惠企资金绩效管理,适时向财政部门报送惠企资金清算报告;

4.加强对本部门主管的惠企政策事项事中、事后监管;

根据实际情况,指派专人到线下专窗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的咨询、申报、审核等工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