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一是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我县欧阳丹丹、郑旭被评选为2022年度九江市“尊崇之星”,杨东兴同志被评选为2022年度九江市“新长征”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二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宣讲报告会,邀请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方荣讲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邀请参战老兵为即将入伍新兵讲授参军参战经历,以此纪念“九一八”事变,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和今年秋季退役士兵开展“国防万映”公益展演活动。三是引导老兵反哺社会。组织退役军人投身平安创建、保护母亲河、助力高考、政策宣传、敬老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家乡发展。四是政策宣传零距离。6月15日,邀请10名退役军人代表走进机关,开展“机关开放月”活动。8月1日上午,邀请20余名退役军人代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面向退役军人开展“八五。普法宣传,集中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2.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一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结合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运行。4月份组织全县各乡(镇、场)退役军人服务专干为期1天集中业务培训1次。二是开展关爱帮扶行动。为4户烈属家庭、1名困难优抚对象发放慰问物资0.15万元,为16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救助金2.85万元,为1名烈属发放建房补助1万元;为一至六级级残疾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补助费用20.73万元。三是贯彻落实保障政策。为我县一至六级残疾军人39人办理职工医保待遇,为重点优抚对象172人办理城乡居民医保手续。 3.深化拥军优抚工作。一是开展“为立功受奖现役官兵家庭送喜报”活动。送三等功喜报5人,发放慰问金1万元。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驻县部队、困难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发放慰问物资10余万元;“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驻县部队及消防救援大队发放慰问物资近6万元;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30人发放慰问物资9000元。三是“八一”期间召开县、乡、村三级“八一”座谈会共40场。四是8月1日当天,县双拥办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卫健委、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联合组织开展“情系烈军属、义诊进军营”活动。五是八一前夕县老年体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庆八一首届退役军人门球赛活动。六是开展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组织双合格应征入伍青年到县烈士纪念塔开展“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活动,同时,组织应征青年参加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及万家岭大捷纪念园,增强其献身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七是积极协调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事宜。从8月30日前,全县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县城市公交线路。八是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进军营”活动。在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组织三中红星班学生走进军营,接受国防教育。九是联合县人武部开展走访抗美援朝老兵活动。十是开展特色活动。持续为本县享受国家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的70岁以上优抚对象开展庆祝生日活动。十一是常态化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十二是举办“满怀忠诚讲尊崇 千行百业共拥军”集中签约暨拥军优属企业授牌仪式,与24家企业进行签约,将提供相关优先、优质、优惠的服务。十三是11月10日组织开展全县村(衬区)退役军人服务专干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专干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十四是开展宪法进军营活动。十五是联合县人武部组织开展县民兵应急连全体民兵观看《军民情——走进双拥模范城(九江:江水共诉军民情)》专题片活动。 4.加强纪念褒扬工作。一是开展“清明缅怀英烈”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夕,由分管县领导带队开展祭奠英烈活动,各乡级服务站站长、专干及退役军人代表、工作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二是“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 办实事”活动。看望我县2位烈士父母、2户烈士子女,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四是协同县史志办开展为烈士遗属捐赠《德安英烈传》活动。五是积极做好爱民烈士陵园修建工作,目前已基本竣工。六是联合司法局开展“弘扬烈士精神,维护英烈尊严”法律宣传活动。 5.防范化解矛盾风险。1-12月累计接待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来电来访497人次,其中,办理信访件7件(办结6件,1件正在办理中),政策咨询204人次,档案查询185人次,建档立卡及优待证业务办理96人次,矛盾化解5次。 6.持续优化工作运行。逐步优化“军人退役一事通办”程序。当前,相关设施已购买到位并完成调试,与县人社、医保、公安、人武部等部门完成对接,明确了每个部门的具体经办人和联系方式,设置了多部门联合办工临时服务窗口,印发了《德安县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指南》,确保秋季退役士兵报到时真正实现“一事通办”。9月,31名秋季退役士兵报到全部实行线上办理,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正式施行,得到了退役士兵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