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上半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现将我局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精准高效,强化优抚保障
一是严格落实优待政策。为759名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资金411万元,1至6级伤病残军人护理费12人,共计10.1412万元,新增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1人,办理退役残疾军人残疾关系转移手续2名,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00人,发放优待金135.09万元。二是认真做好表彰激励。为9户获得三等功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发放慰问金1.8万元。从今年起,将现役军人获得军队功勋荣誉表彰纳入奖励范围,按照一级表彰给予10000元、二级表彰给予5000元、三级表彰2000元的标准实施。三是认真做好帮扶救助。常态化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共帮扶困难退役军人7人,金额1.05万元。四是持续开展为老兵庆生活动。持续为我县享受国家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的70岁以上优抚对象开展庆祝生日活动,2025年以来,为164名优抚对象在生日当天送上鲜花、蛋糕、果篮等生日祝福。
(二)关爱军人军属,营造双拥氛围
一是积极拓宽优待范围。与新增的21家惠军联盟成员签订了《九江市“尊崇路上勇争先·百企千店齐拥军”活动报名表》和《优惠服务书》,将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加优惠、便捷的服务,优待证“含金量”进一步彰显。二是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春节期间,为全县现役、退役家庭送上春节对联礼包5500余份近5万元,对全县759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累计发放慰问金15.18万元,县四套班子带队走访慰问驻县部队147人,发放慰问物资近10万元。走访抗美援朝老兵11人、烈属3人、现役军人家属1人,发放慰问物资1.1万元。三是挂牌成立“拥军优抚医院”。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德安县拥军医疗合作协议》,增挂“拥军优抚医院”牌匾,出台《德安县拥军优抚医院医疗优待办法》,为广大退役军人、三属和现役军人家属提供医疗优待服务。依据《德安县拥军优抚医院医疗优待办法》,当符合条件人员住院时,出示有效证件后,最高可获得1000元的诊疗费用减免。
(三)深化褒扬纪念,传承红色基因
一是关心关爱烈属。深入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邀请县中医院知名中医上门对2户烈士父母家庭开展义诊服务及走访慰问活动。二是开展祭扫活动。组织全县近200名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进一步缅怀英烈,尊崇英雄。三是强化设施管护。推进5个新建烈士陵园选址,并就下步烈士墓规划建设和管护措施进行明确。同时,为明确土地权属,夯实长效管护基础,全力推进烈士陵园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四是举办英烈讲解员大赛。举办全县英烈讲解员大赛,最终选拔聂桥镇、蒲亭镇2名专干代表德安县参加九江市英烈讲解员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二等奖、优胜奖等荣誉。
(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安置质效
一是高质量完成转业军官、士官安置就业。转业军官百分之百安置到行政单位,转业士官百分之百安置到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连续三年实现军转安置无缝对接。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竞争力。举办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推介会1场,为17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供了就业创业服务,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种渠道点对点向退役士兵推送招聘信息20余条;联合县就业中心举办专场招聘会1次,组织2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招聘会。四是创新搭建“双向奔赴”桥梁。举办“军企同行•定制聘会”1场,让企业和退役军人围绕定制岗位深度交流,实现“点对点”人才输送,最终有9名退役军人成功入职九江国科远大机电有限公司。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立足本县实际,围绕“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的总体战略,以启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引领,持续优化尊崇服务、强化政治引领、筑牢稳定根基,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我县退役军人工作在全市争先进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安篇章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一)强化党建引领,在服务双拥大局上求深化
一是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推动国防建设与德安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互促。聚焦服务驻县部队练兵备战,全力解决官兵“三后”问题。二是建强红色阵地。精心组织“德安退役老兵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军营、社区、企业,讲述德安籍老兵奋斗故事、英烈事迹。创新举办“红色德安•星火相传”首届红歌大赛,唱响爱党爱国爱军主旋律。精心组织“八一”建军节系列拥军活动,重点开展“庆八一”文明实践双拥文艺演出,浓厚军民鱼水情。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具有德安特色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全民爱国拥军热情。
(二)优化政策落实,在提升服务效能上求精准
一是保障安置就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军队转业人员接收安置任务;精准实施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德安产业发展需求(如纺织服装、电子机械、现代农业、文旅等),联合县内重点企业(如德鑫纺织、国科远大等)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岗位精准推介活动,提升就业匹配率和稳定性。二是拓展优待赋能。大力拓展优待证应用场景,高效推进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制发及动态管理。三是突出社会参与。开展“尊崇路上勇争先•百企千店齐拥军主题活动,推动“拥军联盟”扩容提质,引导本地商贸、文旅、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优质商户加入,推动优抚优待从“重点领域”向“社会全域”覆盖,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更加充实。四是持续扩大“拥军优抚医院”阵容,把县中医院纳入拥军医院体系,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全方位优质、优惠医疗服务。
(三)活化共建载体,在厚植尊崇氛围上求创新
一是弘扬英烈精神。精心组织“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稳步推进县烈士陵园及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提质改造与管护工作,制作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微视频,宣传德安籍英烈事迹。二是做实尊崇细节。常态化、规范化做好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光荣牌”悬挂、立功受奖喜报送达等工作,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次参军、一生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细化体系建设,在筑牢保障根基上求实效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前沿阵地作用,深化服务保障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融合联动。强化风险排查预警,坚决防止涉军重点人员漏管失控,严防赴省进京非法上访滋事,确保重点群体稳定、大局和谐。二是提升履职能力。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政策法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持续打造基层服务站崇军特色服务品牌。三是激发建功热情。积极引导和鼓励退役军人在建设德安中发挥优势、贡献力量、再立新功,全面推进新时代德安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