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统计分析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11-01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16648

德安县上半年贸易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01 10:43
打印
    关联导读:


一、总体情况

德安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404.44万元,同比增长4.9%,全市排名8,较一季度排名后移一位,增幅较一季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与全省水平(4.9%)相当,高于全国(3.7%)1.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00238.7万元,同比增长5.6%,全市排名第6,增幅较一季度下降5.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3.3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221812.1万元,同比增长6.6%,全市排名第7,增幅较一季度提高了3.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4248.7万元,同比增长1.6%,全市排名第8,增幅较一季度下降15.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36682.1万元,同比增长11.9%,全市排名第6,增幅较一季度提高了0.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

二、限上商贸运营特点

(一)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随着时代发展,消费形式的大转变,今年1-6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11949.5万元,同比增长55.33%,但总量依旧偏小。

(二)与居民生活品质相关商品增长平稳。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2.5%,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7.0%,通讯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7.5%。

(三)中西药品类商品呈下降趋势。我县中西药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3%。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医药行业整体环境的深刻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外资企业的进入,以及国内药企的快速发展,中西药品类商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采取了价格战的策略,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利润空间,影响了整体销售额的增长。

三、存在问题

(一)传统商贸企业压力大。目前我县商贸单位仍以传统实体店铺销售为主,受到网络电商冲击、人工成本费用、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同时在库的老企业运行平稳,增长空间有限。

(二)缺乏大型零售、餐饮业单位入库。2023年底新入库单位普遍体量较小,主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支撑行业是零售业和餐饮业,而我县新入库的零售业每家单位平均年销售额在500-1000万间,新入库餐饮业单位每家平均年营业额在200-700万间,总量增长压力大。

(三)贸易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全县限上消费市场主要依赖超市等生活类限上零售行业的发展,在库59户零售业单位中就有30户是主营生活类商品的超市,占比50.8%,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结构单一。从目前情况来看,作为新业态发展的互联网销售单位占比低。在全县84户单限上批零单位数中网络电商单位共计5家,拉动1-6月全县限上社消增速3.2个百分点。

四、意见与建议

(一)推动释放新型消费潜力。疫情后,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都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零售企业要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线上线下互补的新型业态模式,进一步释放新型消费潜力。即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快新兴消费领域的拓展,重点培育健康、养老、文化、信息、旅游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也要积极引导实体商贸企业转型发展,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扩大网上销售,满足便利消费需求。

(二)培育壮大限上单位,扩大限上市场规模。认真研究本地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一是深入挖掘消费品市场中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限上企业。二是加强对企业特别是有潜力企业的帮扶指导,发展壮大企业群,促其进步成长达限。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