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安县县区
VOCs走航监测报告

2024年12月23日
针对居民投诉“德安县第二幼儿园经常闻见异味,严重影响学校师生健康”情况,应局领导指示对宝塔工业园区开展VOCs走航监测,主要关注二硫化碳、甲硫醚等恶臭气体因子浓度分布,对恶臭成因及其源头开展溯源排查工作。
1.2 工作内容
表1-1 VOCs走航路线
| 日期 | 工作内容 | 气象条件 | 
| 2024/12/23 | 德安县区走航监测 | 
12月23日上午,偏北风2级,本次走航区域主要为德安县第二幼儿园附近及其临近的部分企业,具体走航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1-1 VOCs走航路线图
图1-1 VOCs走航路线图
12月23日上午,偏北风2级,在德安县第二幼儿园附近及其临近的部分企业开展VOCs走航监测。走航监测阶段ΣVOCs浓度最高值:234.84µg/m3;ΣVOCs浓度最低值27.60µg/m3;监测区域ΣVOCs平均浓度:72.30µg/m3。

图2‑1 走航过程ΣVOCs浓度分布图

图2‑2 ΣVOCs走航监测数据图

图2-3 VOCs类源占比图
对走航区域VOCs走航监测到的物种按照类源进行分类,其中卤代烃相对最高,占比为42%;其次是烷烃,占比为17%;含氧含氮烃,占比15%;有机硫占比为14%;芳香烃占比11%;烯烃占比1%。

图2-4 VOCs走航主要物种浓度
对VOCs走航监测到的物种均值进行分析,监测排名前十主要物种为三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1,1-二氯乙烯、正己烷、二甲基丁烷、三氯乙烯、二硫化碳、丙硫醇、四氯乙烯、1,3-二氯丙烯、二甲苯、乙苯、甲苯。
本次走航采取“定点监测+溯源摸排“的方式在德安县第二幼儿园开展异味排查。根据本次德安县第二幼儿园周边VOCs走航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的空气中存在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卤代烃类物质占比最高,达42%。卤代烃类化合物通常来源于工业溶剂、清洁剂及某些化学产品,它们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尤其是某些卤代烃被认为可能具有致癌性或神经毒性。而烷烃类和含氧含氮烃类物质分布也较为显著,占比分别为17%和15%,这些物质多为燃料和工业排放的副产物,虽然相对较为常见,但某些物质在高浓度下仍可能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此外,芳香烃类(占比11%)和有机硫化合物(占比14%)也存在一定比例,芳香烃如苯系物在长期接触下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致癌等健康问题;而有机硫化合物,如二硫化碳、丙硫醇等,则常见于农业及化学工业的排放,其臭味和刺激性较强,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可能造成损害。
从监测数据来看,排名前十的主要物种如三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正己烷、二甲基丁烷等,反映了该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工业排放和化学品使用问题,尤其是含卤有机物的较高浓度,可能表明该区域的某些工业或商业活动未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或是部分老旧设备存在泄漏。从恶臭气体浓度来看,三种恶臭因子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1.74微克/立方米、2.46微克/立方米、4.21微克/立方米,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的一级标准限值(甲硫醇一级标准限值为4微克/立方米,甲硫醚一级标准限值为30微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一级标准限值为2000微克/立方米)。
综上所述,该地区的VOCs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活动及交通排放,部分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风险。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污染的健康风险,建议加强工业排放监管,针对卤代烃等高占比污染物的来源,应加强对周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推广环保溶剂与燃料,鼓励使用低毒、环保的溶剂和燃料替代传统的有害溶剂和燃料,从源头上减少VOCs的排放。加强通风换气与绿化,在幼儿园等敏感区域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室内VOCs浓度。同时,增加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改善空气质量。定期开展监测与评估,定期对走航区域进行VOCs监测,评估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