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生态建设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04-2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6195 责任部门: 九江市德安生态环境局

德安县202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4-28 15:30
打印
    关联导读:

聚力防治攻坚 厚植生态底色

——德安县202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


一、落实污染防治攻坚责任。一是高位推进。4次县委常委会、6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和3次环委会,深入开展新八大标志性战役28个专项行动2022年度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优秀等级。二是专题调研。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城区园区水污染防治专题调研,县政协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题调研。三是全力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个性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销号,共性问题整改均达序时进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转办江西德安县37件信访问题全部办结”经验做法在中国环境报、江西日报等媒体上刊载推介。省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20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

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低碳发展。扎实推进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新能源装机规模总量达193.4兆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占比达21%二是绿色转型。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技改转型升级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工信部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企业,并荣获“国家级两化融合类应用示范企业和标杆企业”称号。

三、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一是“蓝天保卫战”实现“双改善”。环境空气PM2.5浓度均值为27.3μg/m³,同比改善1.8%;优良天数比率为94.9%,同比提高6.6%。是全市实现“双改善”的4个县(市、区)之一。二是“碧水保卫战”显现成效。丰林工业新区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五统一”项目相继建成运行,新建庙前港人工湿地;完成生活污水管网改造32.78公里,将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尾水排放口上移3公里,开展入河排污口、沿博阳河汛期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完成省、市下达水土保持流失治理任务,减少土壤流失1.92万吨,治理面积4.14平方公里;完成3亿元“博阳河幸福河湖建设”,完成山塘整治320座。

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均值为Ⅲ类水,改善率为11.6%,排全省第7三是“净土保卫战”综合施策。创建“无废工厂”1个、“无废社区”1个;完成6个农村环境整治任务,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个;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建设10103.88亩高标准农田。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均为100%。新(改)建农村户厕585完成村庄整治52个,建成25个污水处理设施示范村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深化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4%

四、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力推生态修复。完成人工造林1.3万亩、退化林修复1.25万亩、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7000亩,连续4年荣获九江市林长制工作考核第1名。累计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面积2131.64亩,完成率达98.7%,万年青、南方新材料建成省级绿色矿山。二是加强生物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围绕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生态日等开展系列活动,文章《“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九江德安》在中国环境报等主流媒体刊登。三是严控环境风险。持续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深入开展尾矿库和新化学物质风险隐患排查。

五、健全美丽德安保障机制。一是加强法治保障。坚决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9件。二是提升治理效能。完成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2例,打通高新区印染企业水污染物总量解决路径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德安生态环境监测站在全市率先获取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并通过上岗证考核。三是深化示范创建。印发实施《德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成功创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