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生态建设 文件编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5-12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202347 责任部门: 德安生态环境局

德安县2020年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5-12 15:17
打印
    关联导读:

2020年以来,德安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打响八大标志性战役,大力实施28个专项行动,以全县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环委会运行情况

德安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全年共召开3次环委会全体会议,专题会议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全县上下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成立了三个督查小组,制订了《德安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督查方案》,主要对有关部门和乡镇党政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八大标志性战役、28个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指标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情况五个方面进行督查。对工作推进较好的予以表扬,工作开展滞后的通报批评。每期督导结束后,督导组3个工作日内完成督导情况报告,上报县四套班子领导。涉及点名到人到单位的,通报发至相关部门单位。全年共开展督查5次。

二、生态环境质量情况

(一)大气环境方面:2020年我县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31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比上年(39微克/立方米)下降了20.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4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9%;二氧化硫浓度均值为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1%;二氧化氮浓度均值为2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臭氧八小时浓度均值为14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7%;一氧化碳浓度均值为2.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10%;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2.5%,比上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为0,与去年持平。

(二)水环境方面:2020年我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河流--博阳河交界断面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土壤环境方面:2020年我县受污染耕地8370亩安全利用类和287亩严格管控类污染防治完成率均为100%。全年未发生土壤污染环境事故。

三、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情况

(一)坚决打赢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

在全市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排查新发现的25个问题中涉及我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未规范处置污泥”问题已治理完成。宝塔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完工并实现通水,丰林新区一二期截污干管工程已全面启动;丰林新区400吨/天“污水处理+尾水回用”新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行;德安大道500吨/天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已启动建设,宝塔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即将启动建设;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站正在施工,已完成河东片区和雁湖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接入市政管网。

(二)坚决打赢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

河东片区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治理3个标段,预算投资6000万元,目前,问题通过工程的顺利实施完工已全部整改到位。江西省赣菜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排放稳定达标,并通过了环保自主验收,生产废水直排问题彻底解决。

(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强化督察管控。全年对本县20个在建工地出动检查102次,责令整改118起,开展扬尘治理综合性大检查3次。中心城区建筑工程安装扬尘治理视频监控系统13家,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安装,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已达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自3月起组织对城区所有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备安装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自5月起组织对城区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餐饮企业进行宣传 教育,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截至目前,城区餐饮企业301家,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餐饮企业239家,安装率上升至79.4%。二是加快重点任务整治。全面完成全县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督促德安县源丰钙业有限公司加强无组织废气深度治理,在收尘点增加集气罩并封闭车间;督促九江大宇生化有限公司加强有组织废气深度治理,生产线增加袋式除尘,目前均已完成。

(四)深入推进碧水攻坚战

一是全面实施水环境深度治理。7个水源地已划定保护区并已获得批复,已立标志牌、宣传牌、警示牌。针对省市对水源地检查反馈的问题,已及时进行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专项行动,全年未出现过V类及劣V类水。启动了德安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有效缓解博阳河德安-共青交界断面水质下降问题。项目年内计划已全面完成,年内完成水利投资9400万元,完成率达100%。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德安县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治理项目(一期),目前项目已完工并验收。对河东乡和中心城区进行改造,通过在河东片区和中心城区修建部分主支干管、修建FMBR膜处理站以及老旧小区排水管改造,实现全县污水的应收尽收。启动德安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各集镇污水管网沿各集镇主街道设置主干管,村镇内不同区域间设置干管,各户进入干管设置支管。另在每个集镇建设1个FMBR膜处理站,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目前已完成97%的工程量。德安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完成了环保自主验收。丰林工业新区400吨/天“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德安大道雨污水管网改造、二、三期道路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隆平学校至污水处理厂段管网改造已全面完工并通水,完成了宝塔园区部分错接雨污管网进行改造。对部分污水管网进行清淤、检测和修复。智慧园区环保平台年底完成建设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三是加快黑臭水体治理。采取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检测,对水质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清淤换水,保证水体水质。启动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对我县污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排查,已启动河东片区管网及污水处理建设,确定项目分近期和远期两种方案进行施工,近期采用建立两座FMBR膜处理站,选址在赛纳丽城和渊明大道铁路桥下,目前设备已安装到位。

(五)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

一是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基础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确定采样调查清单,完成初步采样调查工作。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全面排查重点行业企业、矿山尾矿库、垃圾填埋场等地块,开展了信息采集、现场踏勘以及核实增补等工作。二是开展危险废物处置专项行动。配合建设完善全省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跟踪和可追溯。组织开展危险废物产生、转移、贮存、利用、处置种类和数量大排查。目前,园区危废相关企业已全面落实危废监管平台使用,各企业均通过危废平台 完成了申报登记、管理计划等备案工作,并基本能做到及时对危废产生、贮存、转移等信息进行录入,实现了危险废物实施监管。

(六)打好自然生态保护攻坚战

一是扎实推进矿山整治。对全县矿山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问题数量共10条。涉及矿山数量共6家,共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其余问题也均已通过其他形式告知相关矿山企业,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对彭山林场南方红豆杉县级自然保护区侵占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排查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省生态环境厅下发的25个疑似地点进行排查也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三是继续做好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工作。对全县违规占用湿地和破坏动物资源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聘请第三方编制了《德安县河东大道新建项目(一期)项目施工范围内及周边四块湿地生态影响评价及湿地占补平衡及修复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发放《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重点排查非法猎捕、毒 杀、运输、携带、经营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破坏越冬候鸟栖息地环境的行为,危害野生动物安全的隐患行为等。重点对集贸市场、饭店等场所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查处非法狩猎案一起,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查处非法捕捞案7起10人,其中行政处罚3起5人,罚款4000元,刑事案件4起5人,处罚金2.8万元,公益增殖放流1100斤。行政处罚非法食用野生动物2人。

(七)打好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强化源头管控,不断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把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拒之门外。建立企业全面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制度,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在线监控,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安装和运行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省、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对所有重点排污单位的全覆盖。强化联合惩戒,将违法排污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与我县惠企政策统一起来,并在县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对20家超标排放企业进行分类整治,目前7家通过整治,3家正在停产整治,10家被强制断电。二是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全县共排查“散乱污”企业47家,其中关停取缔14家,整合搬迁7家,升级改造26家。在此基础上,我县进一步开展了“回头看”,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台账。对排查发现的“散乱污”企业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和升级改造的要求进行分类整治。

(八)全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一是完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信息化水平。依托农业农村部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建立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数据库,目前我县符合要求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已纳入该平台。二是开展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完成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点位23个,一般农化土壤样30个,土壤样品已经全部检测。制定并发放主要农作物施肥建议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年画 8000张、印施肥建议卡1万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2000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2020年在磨溪乡新田村建立了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300亩,在聂桥镇宝山村建立300亩的绿肥种植示范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中培训5次,培训人员260人,入户宣传活动1350余次。三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我县通过公开招标签约徐环隆顺公司,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顺利落地,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管干分离”。明确乡(镇、场)“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村支部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全面负责辖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并对徐环隆顺公司进行全方位有效监管,参照省村庄长效管护5G平台管理模式切实巩固城乡智慧环卫“一体化”成果,2020年,全面完成112个一类村庄的智慧摄像头安装,并联网实时监控。重点抓好河东乡、吴山镇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县81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四、环保问题整改情况

(一)2015年生态环境部综合督查问题整改情况

2015年生态环境部环保综合督查面上问题16个,已完成整改或达到序时进度16个,现场检查问题8个,已完成整改8个。

(二)2016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情况

2016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12个,已完成整改或达到序时进度12个;信访件6个,已完成整改6个。

(三)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2017年省环保督察问题29个,已完成整改或达到序时进度29个,信访件14件,已完成14件。

(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9个,已完成整改或达到序时进度9个;信访件17件,已办结17件;现场检查企业问题5个,已完成5个。

(五)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审计问题整改情况

根据市督察整改办明确,审计署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审计9个问题均不涉及我县。

(六)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综合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综合执法检查问题10个,已全部完成。

(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我县无具体反馈问题。

(八)“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我县无具体反馈问题。

(九)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2019年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10个,已完成整改或达到序时进度10个;信访件7件,已办结7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