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财政决算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10-1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6247 责任部门: 九江市德安生态环境局

九江市德安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部门决算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0-18 08:27
打印
    关联导读:


九江市德安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部门决算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监督实施县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组织实施国家有关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及机动车等污染防治的法规和规章;负责对本县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2)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类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调查各类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污染纠纷;组织协调县内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3)监督执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核全县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编报全县环境质量报告书;发布全县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发布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状况。按管理权限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指导乡镇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县内生态示范区建设。

4)负责全县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环境信息工作;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技术规范;组织建设和管理县级环境监测网和全县环境信息网;组织全县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开展全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负责本县辐射、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参与放射性事故、辐射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电磁辐射、放射性技术应用和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5)承办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和德安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机构情况

纳入本套独立核算编制单位共1个。

3.人员情况

编制人数35人,其中:行政编制10人,全部补助事业编制25人。实有人数51人,其中:行政在职人数9人;全部补助事业在职人数23人,退休人数小计19人。

  1. 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丰林污水处理厂、宝塔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排污许可证已核发,出水水质达到准四类,宝塔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已完成。强化VOCs源头管控,对富煌钢构、镁淇印染等4家重点涉VOC企业开展专家现场指导工作。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运用10台高空瞭望24小时监控秸秆焚烧和工地和道路扬尘问题,不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及无人机高空巡航。

2.严格落实九江市“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环评与排污许可工作质量。今年以来,共审批环评项目31个,环评登记表项目55个。办理排污许可事项35件(首次申请3件、变更7件,延续25件),新增排污许可登记管理企业16家,变更排污许可登记管理企业4家。

3.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活动5次,共对10家企业进行检查,已对监管事项完成100%全覆盖。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8件,已完成办理6件,正在办理1件,免于处罚1件,生态赔偿案4件。二是强化污染源在线监管。确保重点企业国发平台传输有效率达到90%以上,省平台处理日督办单共93件,其中日均值超标9件及时办结,事后督办2件,执法大队安排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核查14次。

4.积极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于20239月成功被命名为第七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印发《2023年美丽德安建设行动工作计划》,扎实推进美丽德安建设工作。

5.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提升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制定了监测站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分步实施方案,确保监测站监测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率先完成监测站CMA资质认定和上岗证考核工作,初步形成监测能力。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本单位2023年度预算收入合计833.32万元,较2022年增加219.4万元,增长35.74%,主要原因是:县级上划项目增加,养老、年金、医疗基数调整。

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本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数为942.1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数的94.8%。执行数较上年增加91.46万元,增长10.75%;主要原因是:养老、年金、医疗基数调整,县级上划项目增加。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全年预算数为167.7万元,决算数为97.1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57.9%。主要原因:年中在职转退休人数增加,年末财政收回年初多下达的指标。

2)卫生健康支出全年预算数为42.51万元,决算数为40.4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5%

3)节能环保支出全年预算数为735.41万元,决算数为756.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100%

4)住房保障支出全年预算数为48.15万元,决算数为48.1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100%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本年收入的具体构成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942.12万元,占100%,其他收入0万元,占0%。本年支出的具体构成为:基本支出883.32万元,占93.76%;项目支出58.8万元,占6.24%

2)本年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增加91.46万元,增长10.75%,主要情况及原因分析:养老、年金、医疗基数调整,县级上划项目增加。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本单位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为6.17万元,决算数较2022年增加1.38万元,增长28.92%,主要原因:上级部门检查、督察工作批次增加。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单位2023年度会议费支出决算数为1.05万元,决算数较2022年减少0.61万元,下降36.6%,主要原因: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大多会议采用网络视频形式召开。

3)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单位2023年度无培训经费。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未发现。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本单位2023年财政拨款收入942.12万元,财政拨款支出942.12万元。基本支出883.32万元,项目支出58.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726.5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94.2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9.48万元,资本性支出1.8万元。

5.非财政拨款收入分析。

本单位2023年无非财政拨款收入。

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本单位2023年无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本单位2023年固定资产原值1342.22万元,较上年度年末数增加828.34万元,增长161.2%,主要原因是:2023年新增办公设备、由于房产无产权,本单位办公用房以前年度未入账,现根据第三方公司评估价值入账。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项目绩效目标均已完成,绩效达到预期目标。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预算编制与执行不规范,预算编制的预见性不足,导致执行时出现各种偏差。

改进措施:精准编制年初预算,科学谋划项目预算,做好项目计划,及时申报项目经费预算。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支出和会计做账,提高决算水平和效率。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年度部门决算工作,提高决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做到数据真实,填报合理,表格填报审核正确。

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暂未公开,待上报数据经财政反馈确认后予以公开。

(三)对部门决算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