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法治宣传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3-27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3294

【平安建设主题宣传月】反诈宣传“有法子” 守护百姓“钱袋子”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3-27 08:56
打印
    关联导读:
为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提高群众对诈骗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全力守护百姓的“钱袋子”,连日来,德安县司法局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奏响平安建设最强音。
送法进村开讲座 靶向防诈零距离


在林泉乡,志愿者通过专题宣讲、案例解析、互动答疑等形式,为村民送去一堂生动的“反诈法治课”。活动中,志愿者们结合农村地区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精心制作并现场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南》PPT。宣讲围绕“微信诈骗”“假冒村干部收费”“虚假助农补贴”等典型诈骗手段展开,通过图文并茂的案例展示、诈骗套路拆解和防范要点提示,深入浅出地揭露诈骗分子的惯用话术和作案手法。针对老年人群体,志愿者通过方言配音的诈骗电话录音,模拟“亲情关怀”“免费体检”等话术;针对务农人员,则播放伪造的“假种子销售”“农机补贴诈骗”短视频,直观揭露犯罪手法。


携手走进敬老院 平安守护夕阳红


在聂桥镇养老院内,县司法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聂桥镇人民政府以“携手共建平安德安,同心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亲切交谈,针对老年人心理防范意识不强、辨别能力弱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简单实用的防诈骗知识,劝导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志愿者们还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向老人们演示诈骗分子如何利用提供“养老服务”、销售“养老产品”等为名实施诈骗,让老人们沉浸式参与其中,清楚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和心理陷阱,增强他们识别和应对诈骗的能力。


普法入户接地气 法治惠民暖民心


“阿姨,现在有很多新型的诈骗方式您了解吗,像这个通过盗取你们微信的付款码啊......”在聂桥镇村民家中,志愿者们以“拉家常”的形式,用接地气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案例,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当场对村民提出的土地承包、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及法律援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确保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积极引导辖区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法治宣传册(单)200余份、法治宣传品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余人次。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下一步,德安县司法局将继续加强平安建设宣传,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让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不断为构建平安和谐德安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