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有效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在全县营造全民反诈的法治氛围,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德安县司法局立足职能强保障,紧贴中心精谋划,迅速行动细分工,创新载体,广辟阵地,精准化宣传,着力打好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战,确保防范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育取得实效。
做好自我强化,确保内部“零发案”。先后组织召开反电信诈骗工作部署会、深入推进会,安排部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向全体干部职工发放《防范电信诈骗明白纸》,组织学习反电信诈骗知识、要求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结合集中学习等活动,通过通读领学、观看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片、在单位工作群转发公安机关每周电诈法案通报和典型案例等方式,增强干部职工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扩大舆论引导,营造宣传“大声势”。充分运用微信群、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有关防范电信诈骗的方式方法和法律规定;引导各基层司法所及法律明白人建立微信群,向基层群众推送电信网络诈骗警示案例;利用局机关大楼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电信诈骗宣传标语,使用义峰山公园普法电子显示屏播放反电信诈骗宣传片,将电信诈骗犯罪主要手法和特点以及识别电信诈骗的技巧传送给群众,达到全民免疫的宣传效果。
创新宣传方式,织密全民“防骗网”。印制《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防范电信诈骗明白纸》等法治宣传资料,组织全局及各基层司法所干部职工到辖区、贴到村居、发到每户,实现全县防范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局责任辖区张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海报,摆放宣传单页,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突出社区矫正及刑满释放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把反电诈法治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学习任务,最大限度提高他们抵御电信网络诈骗侵害的能力及自我防范意识。
提高群众意识,培养防骗“质检员”。一方面,通过微信群转发、播放宣传片、拉横幅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方法及意义,让群众熟知APP的下载、安装及使用方式。另一方面,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责任辖区、沿街商铺、商超等人流密集场所发放手册,详细讲解APP的功能和用途,手把手引导群众下载安装,指导群众使用,切实提高全县的安装使用率。
精准宣传防范,捂住群众“钱袋子”。结合普法到基层活动,组织服务志愿队走上街头,在分发春联的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针对老年人、农民工、妇女和青少年等群体易受骗的特点,以案释法、以事释法,重点讲解“校园贷”“套路贷”“网络兼职刷单”、微信、QQ冒充熟人亲友诈骗等常见诈骗方式的危害、特点及作案手法,精准普法,有效提升群众反电信诈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