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德安县林泉乡屏峰村村部旁边,有一座闲置已久的村小,当地的村民说,这是原来“村小”,房屋和操场整体占地面积有600平方米。多年前,村里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后来,随着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及村民外迁,孩子们不在村里上学,“村小”也就闲置了起来。
“这两年村里建了2座温室香菇种植大棚,去年年底菌棒采购成本达到6元/根,价格贵,而且因为我县香菇种植规模较大,菌棒供不应求,有时还不能及时订到货。”屏峰村党支部书记王贤坤介绍道,为了完善产业链条,提高香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村里把闲置“村小”利用起来,改造成小型的菌棒加工厂。
“闲置的‘村小’改造成菌棒加工厂后,预计年产菌棒8万根,生产的菌棒除了满足本村需求外,还可对外销售,按目前市场最低利润1元/根算,预计可给村集体带来8万元收益,更重要的是,盘活了‘闲置村小’,让闲置资源变成了资产。”王贤坤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