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三类人群”?“三类人群”的纳入和消除风险程序分别是什么?
答:(1)“三类人群”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000元、并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纳入脱贫不稳定户;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000元、并有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纳入边缘易致贫户;人均年纯收入高于6000元、但因突发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则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
(2)“三类人群”的纳入程序:按照初步筛选、村级申报、部门比对、乡镇审核(乡村两级公示不少于5天)、县级审批、公告标识的程序,对排查出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对象识别为监测对象,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
(3)“三类人群”的风险消除程序: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按照“民主评议(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级公示(不少于5天)、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退出监测范围,并在监测系统中及时标注“风险消除”,不再按“监测对象”监测帮扶。
2.“两不愁三保障”的含义是什么?
答:“两不愁三保障”就是稳定实现农村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
3.“雨露计划”培训对象是哪些人群?培训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1)“雨露计划”培训对全省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初中、高中毕业后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含全日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全日制普通大专、职业院校、高级技校、技师学院等)的在校学生给予适当补助。对监测对象尚未消除风险的,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纳入"雨露计划"政策补助范围,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风险消除后从下一学期起停止发放补助。
(2)“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3000元。
4.脱贫县“四个不摘”和非贫困县“四个不减”分别是什么?
答:脱贫县“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非贫困县“四个不减”:攻坚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减、投入保障不减、攻坚举措不减。
5.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五项机制”和“六项保障”分别是什么?
答:“五项机制”:脱贫成果回查监测机制、脱贫人口增收发展机制、防止返贫保险保障机制、扶贫项目运维管护机制、志智双扶激励约束机制。
“六项保障”:责任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帮扶保障、基层保障、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