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上半年,德安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着力建设好、保护好、盘活好、利用好绿水青山,全力推进德安林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强化林长制建设为统领,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一是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各级党政领导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县、乡、村三级林长巡林履职能力,推进林长巡林常态化,完善林长制大数据展示平台建设,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优化网格和专职护林员履职能力。年初,市级林长廖奇志来我县“巡林”,县委书记、县级总林长熊晋喜先后签发两次总林长令并组织召开了2021年度县级总林长会议,县林长办对全县15个乡镇场下达了2021年林长制工作任务。通过巡护系统,对全县79专职护林员在线巡护率、巡护达标率和上报事件办结率进行实时监管,责任到人、到山头,全面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责任全覆盖。积极做好全县79个专职护林员日常巡护监督工作,制定下发了《林长制专职护林员约谈暂行办法》、《关于县林长办工作人员对接专职护林员巡护履职情况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加大护林员管理,提升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效能,并将护林员年人均工资由去年的1.1万元提高到1.3万元。5月份成功接待甘肃省林草局来我县调研林长制工作。二是持续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我县林地流转工作,2021年上半年共审核林地流转6宗,面积404.8亩,涉及金额38.7万元。
(二)以森林“四化”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国土绿化。一是超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 7243亩,占任务计划的111.4 %。其中油茶新造完成2020.2亩,占任务计划的50.5%;“四化”建设新造完成589亩,占任务计划的196.3%;已完成封山育林任务10900亩,占计划任务的100%;退化林修复任务完成了3439.6亩,占计划任务的26.4%。林下经济虽然省局没有下达我县计划任务,也完成了710.5亩的林下经济种植面积。今年全省造林工作现场会将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我县召开。二是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大力推进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我县作为省级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示范点,省林业局安排我县在2021-2025年5年时间内完成5个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根据省林业局规划部署,我县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磨溪乡的次生阔叶林培育大径材模式、更新改造提升质量模式以及彭山林场林泉分场的人工杉木林培育大径材模式3个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的建设,通过样板基地的建设,以点带面,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并对人工更新的造林点进行了抚育、施肥、培土等措施,对低效林改造山场实施抚育间伐措施,对需要补植的山场补植闽楠等珍贵树种的措施。抓好退耕还林、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管理,加大森林抚育力度,目前正在开展新造林抚育和中幼林抚育工作,预计完成近三年新造林抚育3万亩,中幼林抚育0.53万亩。
(三)以森林“两防”建设为重点,严格保护森林资源。一是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控。以“庐山保卫战”为中心,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植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检疫执法等工作,保障生态安全。去冬今春,共投入生物防治资金8.6万元,清理面积7.87754万亩,截止2021年3月31日前,我县已全面完成除治任务,完成率100%。同时严把森林植物及产品的检疫关,上半年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13张。二是森林防火成效显著。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认真开展“平安春季行动"和“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在春节、全国两会、清明等重点时段,通过流动车、宣传单、LED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及“两微一端”等新型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开展森林火险隐患排查867次,火险隐患20起,整改到位20起。野外火源专项治理期间共张帖宣传横幅10条,标语50个,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截至目前,全县森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刚刚获悉再次获评“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称号,已是我县连续第十年获此殊荣。三是抓好涉林问题整改。积极完成省林业局下达的2020年森林督查248个图斑核查工作,通过县级自查并报省局确定整改图斑34个(其中违法采伐6个,违法征占用林地28个)。经县林业局、森林公安等合力调查收集证据,现已完成29个违法图斑整改工作,5个违法图斑正在整改中,整改完成率达85.2%。聘请第三方对2021年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暨森林督查图斑、预警图斑完成了内业整理。开展整治猎捕和食用野生动物专项活动,查处食用野生动物案8起,利用案例深入基层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处罚一个,教育一片。四是抓好湿地候鸟和野生动物保护。扎实开展“鄱湖利剑2020”专项行动,联合森林公安、农业农村局、市监局等部门深入湿地、农贸市场、餐馆酒店等排查,加强对越冬候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消除安全隐患,遏制破坏湿地和偷猎、非法交易候鸟等现象,实现“三无一杜绝”、“四清四无”。同时利用林长制网格化系统,加强林区日常巡护,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张贴《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的联合通告》200余份,发放《湿地知识宣传单》300余份、《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等宣传单5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湿地候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今年以来,通过接到群众来电来访,共救助救护灰雁、白鹇等野生动物6只。五是抓好古树名木保护。上半年对全县200多株名木古树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检查”,对其中 4株存在“健康”隐患的古树进行了复壮修复工作。六是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相关工作,我县关于撤销彭山林场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的预案,去年预案已通过市级和省级专家评审上报至国家林草局待批复。做好全县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地日常巡护工作,建立巡护日志和台账。七是切实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强天然林保护管理,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政策,上半年新增天保林3700余亩。做好项目用地公益林调整工作,完成天宝矿业、德顺钙业公益林调整57.76亩,永飞矿业、江西供销冷链物流园项目、九江眉毛山风电场220千伏送出配套线路工程等项目公益林调整正在进行。完成2020年公益林第一批补偿资金381.48万元、2020年天保林第一批补偿资金发放182.99万元一卡通发放,2020年公益林第二批补偿资金100.37万元、2020年天保林第二批补偿资金37.53万元已报财政待发。八是行政执法成果明显。切实做到迅速及时地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使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了遏止和惩处。截止6月9日,共处理各类林业行政违法案件35起(立案35起,结案31起),罚没总收入79.295476万元。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促进了森林资源覆盖率的持续增长。
(四)以壮大林业产业为目标,推动“两山”转化发展。对照省政府印发的《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油茶、竹类、森林药材、苗木花卉等林下经济种植为重点,以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去冬今春以来,我县大力推进高产油茶基地建设,共完成高产油茶基地建设2000亩,其中百亩油茶基地4个,其中磨溪乡3个,面积共700多亩,高塘乡1个,面积180于亩。
(五)以提升能力为抓手,服务中心大局有作为。一是强化项目用地保障。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林地征占用管理,及时做好县域内项目征占用林地的宣传、管理和报批工作,优先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用地需要,通过提前介入,为我县南方新材料、德顺钙业、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九江国科等项目用地做好参谋,做到集约节约用地,缩短报批时间。截至目前,我局共办结永久占用林地项目6宗,总面积563亩,已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5283380万元,临时占用林地项目2宗,面积57亩,森林植被恢复费510040万元。配合县政府完成林木评估12起,涉及水系连通、高速四改八安置地、白云岭矿山、高塘乡阳光电影配套等项目。二是依法审批、依规征费。上半年截至目前,林业窗口共办理审批166件,其中:森林植物检疫证114件、林木采伐证52件。三是做好惠农信贷通及林业贴息服务。上半年审核惠农信贷通14项,总计金额775万元。根据《关于做好2021年度中央财政林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赣林稽字[2020]12号)文件精神,上半年申报中央财政贴息资金26笔(含续贷),贷款额874万元,贴息额预计14.77万元。四是持续推进生态扶贫。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挥林业行业优势,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抓好脱贫地区帮扶工作,保持国土绿化、生态补偿、林业产业、林业科技支持政策总体稳定。五是全力配合县自然资源局调处山林类纠纷。2021年上半年共受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案11起,截至目前已成功调处1起。六是其他中心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深入开展平安德安建设,通过上门调查电话微信摸底等方式,大力促进“三提升”工作,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单,全面做好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产业的信访维稳工作;抓好禁毒宣传,利用全县林长制专职护林员在县城内做好林区毒株种植的踏查工作;每月对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与木材加工企业签订责任状;发布“互联网+监管”任务,监管动态12条,曝光台6条;录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职执法人员14人,制定年度计划19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双公示情况于九江市信用信息应用平台录入行政处罚信息33条;提交政务服务“六减一增”专项提升工作,认领颗粒化行政权力事项67项。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扩面提质抓“增绿”。抓好造林绿化,做好今冬明春造林项目的申报和规划实施工作。加大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宣传,组织新型林业主体申报、开展低产低效林更新改造、补植改造、抚育改造;组织、指导林农开展新造林秋季抚育工作,提高造林质量,确保成效。加大森林抚育宣传,特别是到期退耕还林森林抚育,争取下半年完成省局下达我县任务。做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结合过去的森林经营工作,科学做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的实施工作。做好有关林业项目自查验收,并迎接好国家、省市的各项营造林检查。同时开展对2006年退耕还林后续工程检查验收。按照项目建设的质量标准和补助政策, 作好营造林项目资金通过“惠农平台”和“资金监管平台”发放工作。做好全县森林经营规划工作。做好全省造林工作现场会的工作,确保全省造林工作现场会圆满成功。
(二)强化保护抓“护绿”。一是抓好公益林、天保林管护和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完善管护制度、用途管制制度、修复制度,加大湿地管控和巡护力度,严格执行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加强对林区和市场的管理,定期开展巡护和执法检查,严防盗伐滥伐、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扎实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二是抓好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扩大监测覆盖面,分类施策做好监测预报;加强对木材加工企业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报检、承诺、台账等检疫监管长效机制;加强产地检疫,严格涉木企业监管,规范执法程序;开展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严把调运检疫关;三是强化森林火灾的预防。继续加强与县应急管理部门的协作,强化森林火灾信息沟通,加快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四是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依法实行森林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管理制度,规范林地征占用审批手续,确保森林采伐总量控制在采伐限额以内,重点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达到100%,全县涉林案件查处率95%以上。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完成2020森林督查和开展2021年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暨森林督查工作,坚决打击盗伐滥伐、乱捕乱猎、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抓好专项整治和打击违法犯罪,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深入摸排涉林矛盾纠纷线索,全面掌握林区社会治安动态,进一步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做到有乱必治、治必有果,确保林区治安稳定。
(三)聚焦产业抓“用绿”。一是大力发展林下产业、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打造一批区域性苗木花卉基地、发展林苗、林药、林禽模式的林下经济产业,以万茂科技为龙头,大力发展林下珍贵苗木和林下种植草本药材种植;发展枳壳、吴茱萸、草珊瑚、黄精、白术等全省重点发展中药材品种;维护发展传统早熟梨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要实现油茶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大力发展高产油茶,通过提升、改造措施对原有油茶进行低产林改造,增建高产油茶示范基地,扶持培育1-2家大中型油茶加工企业,为油茶的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加强“良种良法”推广,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向中央和省级争取林业资金和项目,确保及时完成各类项目建设任务。
(四)深化改革抓“活绿”。一是深化林长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提升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不断加强对专职护林员的监管,督促乡镇及时对专职护林员巡护工作进行考核,完成省市林长办下达各项林长制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我县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继续做好林权改革相关事宜,做好与县不动产登记局的工作衔接。
山清水秀田园美,绿色和谐新德安。2021年,县林业局将继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真抓实干,转变作风,持之以恒做好全县林业各项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推动德安林业高质量发展,让林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文明更加发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