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发展规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18-09-25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G25210-0302-2005-0001 责任部门: 林业局

德安县林业局二00四年工作总结与二00五年工作要点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9-25 15:43
打印
    关联导读:

德安县林业局二00四年工作总结与

二00五年工作要点

00四年是我县深化林业改革和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三项创建”为总抓手,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注重工程造林质量和森林资源管理两个提升,突出抓好项目造林、招商引资、社会稳定和队伍建设四项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和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生态林业和商品林业协调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二00四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以重点林业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森林资源培育再上新台阶。

1、齐抓共为,真抓实干,全面完成退耕还林任务。由于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强化责任,各乡(镇)全力落实,林业局全力以赴,全县上下齐抓共为,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顺利实施。6万亩任务已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级验收,及时兑现年度钱粮补助,全县群众参与项目造林及后期管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善始善终,高度负责,认真抓好中德合作造林后续工作。10月份省项目监测中心对我县2002年度中德造林进行了第二次验收,报账面积31749亩,报账率89.9%;项目封山育林合计40500亩,合格率100%,居全市上游。

87日,全国中德合作造林现场会在九江召开,我县磨溪乡曙光村的防护/用材林及项目封山育林成效为现场会提供了考察现场;88日财政部领导也亲临我县视察中德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全国各地专家的高度评价。

3、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制,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和规范内业资料,18.14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得到了有效保护。

4、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为契机,不断壮大我县“三竹”、早熟梨产业。

(二)依法治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

1、始终坚持限额采伐管理,严格采伐公示制,严把“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三关,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及时调处山林权属纠纷,山区秩序稳定。

2、始终保持“严打”方针和高压态势,各执法部门协同作战,以打击促管理,以管理保秩序,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3、扎实开展木材经营加工行业整顿。依法对全县39个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规定经营加工地点,完善规章制度。依法取缔商品材加工厂2家。

4、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各级领导逢会必讲,警钟长鸣,县主管领导亲自抓,林业局具体抓,强化各项措施,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县政府拨专款组建了一支3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同时还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扑火应急分队,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森林防火应急网络,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火灾的综合防治能力明显提高。1-9月份共发生山火9起,其中森林火警7起,一般森林火灾2起,总过火面积704.55亩,受害森林面积144.75亩,森林受害率0.21‰,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自20049月份以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警,在省、市火灾通报中一直保持“零”记录。

(三)以“三项创建”和“工作评议”为契机,抓教育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再见成效。

1、狠抓了机关作风建设。①以“三项创建”、县人大“工作评议”、末位淘汰、诫勉管理、考核督查和落实目标任务相结合,一手抓机关作风建设,一手抓工作目标落实。②不断强化党风党性教育,切实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③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科技体制创新。主动服务,精心组织“百人百日林业科普下乡”活动,使林业科技渗透到从种苗到森林经营的全过程。二是经营机制创新。林业公司采用拍卖形式进行职工身份置换,森林苗圃积极推行租赁等形式,放开搞活。三是工作机制创新。出台考勤、小车管理、用餐等八项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实行目标管理,形成激励机制。

2、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狠抓了队伍建设。一是森林公安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科技强警,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战斗力。第二,局各执法部门一方面定期开展政治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和教育整顿,人员素质及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站所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潜能,大胆起用新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良性运转。

3、大气魄新建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为适应当前日益繁重的防火工作需要,达到反应快捷、便于机动、高效办公的职能,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局在宝塔新城新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建设资金达400万元。工程于831日正式奠基动工。

(四)创新理念,借力发展,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我局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项钢性任务,一把手亲自抓,走出去招商,以情招商,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共引资7290万元,实现了林业局招商引资历史性突破。先后引进了江苏阳光集团、九江松安林化、九江包装公司、江西省良种繁育中心,林业公司胶木板厂等来我县投资办企业。尤其江苏阳光集团、江西良种繁育中心落户我县,对促进我县花卉苗木产业迅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阳光集团在高塘投资创办基地,首期开发8000亩,投资8000万元,计划3-5年共投资2亿元,建设规模达2万亩,省良种繁育中心在园艺场投资建设,占地1800亩,两大基地交相呼应,可望形成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00四年我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1、森林、林木、林地产权不清,经营不活,亟待深化林权制度改革;2、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整体生态功能还比较弱,林业产业化特色和优势不明显,林业经济实力不强;3、随着林业新的政策出台,育林基金等规费征收基价调减并逐步取消,林业部门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二00五年工作要点

2005年是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关键年。我局将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当前林业发展正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围绕“干事业、过日子”这个中心,乘势而上,加快“山上办绿色银行”步伐,做好“希望在山”这篇文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加快我县林业建设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全年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启动林权制度改革,建好一栋楼,绿化十条路,创收一百万,培训一千人,造林一万亩。

一、建好一栋楼即大气魄建设好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二、绿化十条路即提供苗木和技术服务,绿化十条乡、村公路。

三、创收一百万强化源头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达到创收一百万的目标。

四、培训一千人加大林业科技宣传培训力度,认真开展林业科普下乡、科技帮扶活动,培训一千人次以上,切实提高林业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五、造林一万亩以大力发展“三竹”、工业原料林、苗木花卉、药材为重点,狠抓资源培育,高质量高标准全面完成一万亩的造林任务。

为确保实现上述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我们的措施是: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定》,省委19号文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林业宣传,争取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对林业建设更大的支持,努力营造加快我县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依托招商,借力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潜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力发展,以“三竹”、早熟梨和花卉苗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认真做好“潜力在山”这篇文章。一方面对已经落户我县的项目,积极做好各项服务,使其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湖塘水库省级森林公园、阳光集团药材基地、中德二期等项目,以大的工程项目带动林业大发展;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成片开发荒山荒坡,建立商品林基地,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林业产业,努力开创全社会在山上大办“山上绿色银行”的良好局面。

三、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认真贯彻《决定》精神,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林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一是积极稳妥地进行林权制度改革,先在河东乡试点,56月份将在全县全面启动;二是积极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力量搞山水开发;三是不断加快国营场圃和森工企业改革进程,放开搞活。

四、加大投入,科技兴林。抓好林业规费的征收和使用,坚持“以林养林,专款专用”的原则,用足用活政策,加大林业生产资金投入,实行规模集约化科学经营,调整和优化林种、树种和产业结构,抓好科技推广应用,重点抓好村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林业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强化管护,依法治林。立足源头管理,加强管护,深入开展“严打”斗争,重拳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大林地管理力度,抓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野保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以铁手腕、铁面孔、铁纪律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秩序稳定。

六、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抓好机关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树立“人人都是形象”的意识,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内部管理不放松,实行目标管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当前,林业事业正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局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以高度的政治热情,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强化举措,坚持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各项林业工作,为实现我县林业事业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00五年三月五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