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部门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3-09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60027 责任部门: 德安县林业局

省林业局2021年工作要点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3-09 08:32
打印
    关联导读:

省林业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2021年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做好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三篇文章”,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林业强省,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高标准推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强化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建设总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支部联席会议、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召开局属单位党建工作座谈会,组织年度党务干部培训班,开展党建工作调研督导,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党建责任。以推进机关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实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发展思路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六好”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庆祝建党100周年。按中央和省委相关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和走访慰问活动,积极选树林业系统先进典型。组织重温入党誓词、讲主题党课、群众歌咏等活动,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石。三是加强理论武装。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绿色大讲堂”、“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结合林业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继续开展年度巡查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持续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高标准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一是抓好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围绕纪念植树节设立40周年,组织开展省四套班子领导义务植树等系列活动,掀起全省植树造林热潮。全面推行造林绿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实行造林计划“直达到县”,核查结果“上图入库”,确保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全年新增人工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计划任务。二是抓好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以生态廊道两侧,重要风景名胜区周边,重点乡村风景林等三大区域为重点,计划完成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任务20万亩。三是抓好森林质量提升。制定出台有关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计划全年完成退化林修复110万亩、森林抚育580万亩。重点抓好3家全国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单位建设,继续深化省级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示范建设,全面巩固森林面积,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四是抓好城乡绿化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做好婺源等18个县(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工作。开展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和第四批乡村森林公园创建,争取新增省级森林乡村450个,命名乡村森林公园180处。

(三)高标准推进资源保护,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继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召开省级总林长会,以开展“林长制提升年活动”和“护绿提质2021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规范专职护林员队伍、提升林长办工作水平,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我省林长制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二是狠抓涉林问题整改。持续深入开展森林督查、湿地保护、“绿盾”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推进涉林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2018年、2019年森林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清零”,2020年森林督查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80%以上,“绿盾2017”“绿盾2018”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95%以上,“绿盾2019”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85%以上。切实发挥护林员在森林资源管理的前端“探头”作用,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破坏林业资源问题,坚决遏制破坏林业资源行为的发生。完善“两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组织开展好林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营造安定和谐的林区社会环境。三是做好野生动物保护。稳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帮助养殖户转型转产。扎实推进华南虎繁育与野化训练项目及蓝冠噪鹛保护研究中心项目的启动实施,进一步做好麋鹿、霍山石斛等珍稀濒危动植物重引入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努力提升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能力,切实保障鄱阳湖越冬候鸟及公共卫生安全。扎实做好控制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试点工作,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江西经验”。四是创新湿地保护修复。启动“湿地银行”建设试点、草地自然公园建设试点和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试点工作。加快推进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支持南昌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五是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续工作。按照国家部署,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建设以及井冈山国家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大力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年”活动,持续推进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筹建工作,启动风景名胜区违法违规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全面完成风景名胜区勘界立标工作。全力支持武功山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六是不断强化天然林保护。贯彻落实《江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新增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协议签订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天然林管护任务。启动天然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和退化天然林修复试点建设。七是切实增强林业灾害防控能力。组织开展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推进森林经营管理单位半专业扑火队建设,做好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升级改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提升全省森林火灾预防能力。大力开展森林防火进林区、社区、校园、村庄、农户“五进”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三年攻坚战”与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控疫情防控5年攻坚行动计划衔接,扎实推进疫木除治,切实巩固防控成果,确保实现2个县(市、区)、20个疫点乡镇无疫情年度防控目标;持续打好庐山等重点区域松材线虫病防控“保卫战”,加大重点区域景观松林、名松古松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检疫执法,对疫情扩散严重的县(市、区)实施重点管理,坚决遏制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态势。

(四)高标准推进产业发展,有力拓展“两山”转换通道。全力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一是重点支持油茶产业。抓紧出台《江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启动实施“千家油茶种植大户”“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油茶科技研发”项目,确保“三千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落实落细。高质量完成好国家下达我省135.36万亩高产油茶培育任务。制定江西山茶油团体标准,开展江西山茶油宣传推介,打响江西山茶油品牌。加快推进国家(江西赣州)油茶产业园建设。二是全力推进竹产业发展。争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切实推进我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井冈山等8县(市)竹精深加工项目实施,推动竹基新材料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资溪等毛竹重点县打造以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加快打通竹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条,做强竹产业集群。全力推进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基地建设。全省完成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3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优化森林药材(含香精香料)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政策,扩大森林药材重点发展补助品种范围,提高森林药材补助标准。不断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新一轮国家级、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动态监测管理。新增布局建立一批森林药材科技示范基地,鼓励支持森林药材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新增森林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新增香精香料及其它林化原料林种植面积2万亩。四是精心筹办2021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加快推进吴城候鸟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邀请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充分运用VR等高科技手段创新观鸟形式,确保活动办得更高标准、更加出彩、更有影响力。五是持续打造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品牌。举办好2021江西森林旅游节,通过继续完善中国森林歌会、森林马拉松等森林旅游品牌,推广普及自然教育、森林康养、森林运动等森林旅游业态,探索开展组织森林旅游投融资洽谈、全省森林旅游精品线路推介等经贸活动,持续唱响江西森林旅游品牌。出台《江西省森林康养基地管理办法》,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六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挥林业行业优势,保持林业支持脱贫地区政策总体稳定。绿化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抓好“生态护林员”等岗位管理,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优势,推动油茶、毛竹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

(五)高标准推进林业改革,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水平。一是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为主线,加快推进林地经营权登记,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抚州市建设全国林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二是进一步深化林业金融创新。推进林业金融服务平台、要素交易平台运营,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农林企信用贷款,实现资源变资产。总结提炼资溪、崇义等地经验做法,引导各地建立林业金融融资平台和林地收储托管平台,促进森林资源资产化、证券化,为全国林业改革创新提供更多“江西经验”。完善森林保险制度,防范和化解森林灾害风险。三是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努力创新场外造林模式和机制,争取场外造林面积突破40万亩。持续深入开展国有林场“百场兴百业、百场带百村”行动,推动项目覆盖全省20%以上的国有林场,组织“国有林场新发展智库”系列活动,助力国有林场转型升级。

(六)高标准推进自身建设,加快推进林业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扎实开展“五型”政府建设。积极争取林业政策和投资,围绕油茶产业、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项目,争取中央财政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全省林业投资稳定增长。继续做好“赣服通”“12345”“中介服务超市”“好差评”“互联网+监管”等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稳妥推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改革期间的业务接续,确保事业单位改革圆满完成是持续推进林业法治建设。争取省人大出台《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做好《江西省森林条例》《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条例》《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积极开展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教育,推进林业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升林业法治工作水平。三是切实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深入实施林业科技创新专项,抓好樟树研究专项,启动实施油茶研究专项,探索设置青年支持项目。协调推进现有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中心、生态定位观测站等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推动国家林草栀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退化红壤森林植被恢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尽快成立。大力推进全省示范保障性苗圃建设,组建林木育种攻关团队,积极开展林木种苗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全省林业重点工程。制修订一批林业技术标准,强化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加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与省级林业良种良法推广项目管理,推广一批技术先进、示范性强的优秀成果,建设一批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四是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省、市、区三级大培训,分层级、分类别、分行业开展全省林业干部培训工作。持续推动林业“三定向”工作,着力解决基层林业力量薄弱问题,为基层林业事业发展蓄足后劲。五是着力加强宣传工作。持续做好林业融媒体平台运营和网络舆情监控服务。大力宣传林业改革发展新作为和新成效,全方位展现江西林业在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六是大力推进省林业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推进全国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试点省建设为契机,拓展提升全省“智慧林长制信息系统”“江西林技通云平台”等现有平台,切实推进北斗导航、5G、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与森林资源监管、林业灾害预警、自然保护地监管、林业科技服务等林业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整合已建信息系统,汇聚各类林业数据,建立完善林业大数据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不断提升我省林业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