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数字经济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1-29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0877

2022年度数字经济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1-29 09:02
打印
    关联导读:

2022年,德安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为目标,加快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产业赛道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我县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注重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县5G基站建有340个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为20.65个,中心城区及工业园核心区域实现了5G网络覆盖。属地网站Ipv6升级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双千兆应用创新数为11647个、500M以上宽带用户规模占比68%,移动物联网用户2000户,各项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要点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着力推动“5G+”行业应用,在工业项目、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数字应用场景和行业应用标杆。

(二)数字产业化稳步推进,做大做强数字核心产业。出台服务全链条的招商政策,全力招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积极帮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1-10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29.79亿元,同比增长9.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0.22亿元,同比增长17%。截止到11月,我县新引进数字经济企业项目7个。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大力推进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培大育强。围绕“基础赛道——电子元器件”,全力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协同,聚力推进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德源发新能源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德捷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智能制造、润木机器人开发及制造、联合科技智能手机显示屏、佳烨电子集成电路板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三)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示范效应凸显。举办数字经济智库论坛活动,正式发布了《德安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与南昌大学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中国联通江西公司签订了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落户协议并揭牌。大力支持鼓励企业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德安万年青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成为2022年全省唯一一家入选企业。大力实施“5G+”技改升级工程,积极推进亿阳纺织5G+智慧工厂、德鑫纺织智能化涡流纺生产线、福懋新材料数字化管理等26个重点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全年入库市级技改项目20个,其中5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设备技术总投入15亿元,包括贝德泵业、巨石集团、美宝利等4家市级智能制造项目和九方织造、博河建材、富煌钢构、富意美等6个市级数字化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17个项目。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新增南方锅炉、博河、九方、镁淇5家两化融合贯标;万年青水泥、博河建材、亿阳纺织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省厅认定8家。10月工业互联网标识企业注册数7家,上云上平台企业数441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今年1-10月,德安县网络零售总额完成45878.51万元,网络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84%。电商店铺2934家,电商企业520家,电商示范企业3家。以“融合赛道——智慧旅游”为方向,加快推进旅游业数字化建设。建设以华夏阳光诗画田园微电影小镇5G智慧景区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应用场景,县园区企业迪蔓家居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高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打造以粮食产业园项目为依托的“互联网+粮食”智慧粮库经典案例,已申报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个。

(四)数字化治理及服务初见成效,数据价值化建设加快。目前,县优化营商环境“安心云”平台上线,推动基层营商服务向数字化、便利化转变。赣服通注册用户数36987,服务使用度累计2091046,满意度100%。赣政通注册数2771人,人均待办数41.4件。电子社保卡覆盖率54.25%,智慧作业3~9年级应用覆盖率100%,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95.64%。依托省、市电子政务一体化平台,推动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共享和开放,打通数据孤岛。目前已覆盖39个部门,政务信息共享567项。梳理并共享了公共服务部门数据(供水、供气、教育、医疗等)14项。梳理并完成供需对接8项,完成二级等保测评应用1个。

二、2023年工作筹划

2023年,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升级版,围绕《德安县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突出重点,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力争达到预期目标,为德安加快建设成为全省数字经济示范县作出贡献。

(一)高起点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继续推进5G基站建设,实现5G网络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持续提升5G网络质量和覆盖率,提升5G应用水平,提升使用感知。大力推广千兆宽带普及。加强移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创新应用,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建设,高效率推动新基建建设。

(二)高规格培育数字核心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积极对接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契机,围绕电子元器件主攻方向,纵深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聚优成势,加快聚集。扎实做好软件与信息服务。坚持“应用导向、精准培育、特色推进、平台拓展”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推动全县软件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力引导企业注册电商平台,扩大网络销售;积极招引德安籍电商企业家返乡做大做强电子商务。

(三)高效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运用。加快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动大中型企业深度上云,引导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不断增加企业节点数,鼓励重点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强5G规模化应用,引导企业积极推广应用“5G+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5G智能化工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造项目,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结合我县旅游景区开发,进一步提升文旅智慧服务效能,推出特色智慧景区,提升全县全域旅游数据资源价值,积极打造省、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