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9-17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512818

2021年工信局1-9月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9-17 10:18
打印
    关联导读:

县工信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业经济目标和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赶超倍增行动目标,奋勇担当,积极落实“六保六稳”政策,全面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进全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一、履职尽责,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21.5%。1-7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排全市第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8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总额15.82亿元,同比增长24.9%完成工业固投同比增长1.8%;工业用电量4.52亿度,同比增长40.81%,增速排全市第4位;工业增值税6.98亿元,同比增长104.5%,增速排全市第2位。至8月底,我县规上企业总户数达到163户。

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新开工项目达到16个,主要有投资50.05亿元的德安县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980万吨建筑新材料建设项目、投资5.2亿元的九江有德五金有限公司扩建年产10800万件家具五金类产品项目、投资5亿元的江西求学纺织科技有限年产1亿米高档时尚面料建设项目等项目;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竣工投产一个接一个,新竣工投产项目14个,主要有江西省亿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翊天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昌博实业有限公司(二期)等。特别是投资5亿元的江西求学纺织科技有限年产1亿米高档时尚面料建设项目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等。

、担当作为,狠抓工业发展重点

(一)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工作

全面推动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积极响应九江市“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专项活动要求,县工信局通过开展分产业链调研,以实地走访、面对面交流为主要方式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全面掌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实际情况,了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充分掌握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上,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更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即将完工投产重点工业项目走访,通过企业大走访,搜集纺织服装类问题30个,已办结25个。修订出台了《德安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对科技型企业及县重点产业链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高企认定提高了奖励标准;出台《德安县实施工业强县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1+3+N”工业体系,将我县打造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示范县。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办赴西安开展“悠然庐山 自在九江”九江文旅推介会。唱响“庐山天下悠”主品牌,提升塑造“悠然庐山 自在九江”城市文旅品牌,进一步深化西部城市旅游合作,拓展西北市场客源市场,推动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组织召开德安县纺织服装银企对接座谈会,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金融助力企业”高质量推进会。通过财园信贷通、工融通、助保贷给19家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

(二)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赣亩产办字〔2021〕1号)和《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九工强市组办字〔2021〕20号)等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全县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5月份,我县制定了《德安县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已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乡镇和企业意见并召开了专门的企业座谈会听取工业企业代表的意见,我们积极吸纳建议,完善评价办法,已出台德安县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试行)。6月17日,县委副书记艾菲专门主持召开了“德安县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部署会”,召集税务、供电、统计等10余家单位就提供“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基础数据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单位按评价办法规定及时上报材料和数据,确保评价工作按时完成。7月份已确定76家企业参评,并参评企业指标取数,数据测算已完成,待与省里平台沟通对接核实,最终确定录入平台的企业数据。

有效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1.技改扩能。完成对上好佳包装多功能废气处理氧化系统、达晟纺织混纺纱线技术改造、嘉丝千紫年产1800万米喷水织布自动化生产线等3家项目验收并拨付市级节能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60万元。

2.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成对亚希尔电器新增年产800万套PTC辅助加热器生产线扩建项目、爱森德年产12000吨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扩产项目、英利能源核心设备升级更新扩建3家市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验收工作,合计拨付市、县专项资金800万元。建立了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信息,涵盖德鑫纺织纺纱车间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有德五金二期厂房建设工程等20余个企业项目信息并不断更新。

3.新兴产业发展。一是积极推动翊天汽车智能科技、聚天科技、李氏烤鲜竹沥药业药谷、美宝利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制品4个新兴项目建设力度,目前翊天、聚天均进行了试投产、李氏烤鲜竹沥厂房改造已完成,正在申请GMP认证;美宝利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制品部分设备进场。二是新增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报数据,即:陈家湾建材有限公司、科扬电气有限公司、江西骏创科技有限公司、润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年底纳入统计战新目录,同时对照行业代码,全面摸排全县规上企业,对符合行业要求、暂未纳入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比对,下步申报、提升占比;三是积极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加大项目培育力度。对全县新兴产业企业全部走访调研,组织盛世创业参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大会,组织英利能源申报全省新兴产业倍增项目,组织盛世创业、臻药堂药业等企业申报下半年市工信高质量发展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

4.信息化推进

1实现两化融合贯标零突破。经多方努力,先后促成万年青水泥、英利能源、塑丽龙纺织、富煌钢构等四家企业启动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现进展顺利,预计将在11月份贯标结束,届时也将全力申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这将全面刷新我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零”纪录,有力提升全县工业与信息化整体水平。

2加大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介。一是建成一条“5G+智慧交通”的智慧公路。我县新建的河东大道,于6月底竣工通车,该路是全省第一条智慧化交通公路,是德安移动助力德安城市规划局共同打造的全省第一条5G信号全覆盖公路,并基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该路全程信号控制智能化、道路交通预警、交通气象预象预警等多功能一体化的道路实时可视化、数据化的示范公路,有力提供道路运行安全高效水平;二是试运行智慧民政平台。将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统一到智能化平上操控,德安电信与德安县民政局联合开发了全省首个综合数据与基层服务深度融合一体化信息平台,该平台打通了民政各类数据平台之间的信息孤岛,可通过电脑、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查询民政各项事务信息,实现办理事项的方便、快捷、高效和全程可视化。已于8月中旬实现初步运行。省民政厅领导高度重视,定于9-10月在德安召开现场会,全省推广。三是5G远程医疗平台日趋成熟。县电信公司去年10月在县医院布放了5G设备,与医疗合作建设5G远程医疗系统和平台,并在去年11月14日的全省便民服务现场会上展示了我省首例5G远程医疗示范——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德安县人民医院的远程腔镜手术。该项目5G运用技术较为成熟,在手术会诊上指导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专家交流互通。四是建成 “5G+智能税务官”税务项目。移动公司与税务局一起围绕涉税咨询办理服务角度,融合互联网、微信以及线下办税大厅等沟通服务渠道,通过后台统一的知识库管理,将现有“5G+自助+人工”为主的税务服务转变为“5G+智能+自助”为主的智能税务服务模式,构建一个黏纳税人、高互动、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体系,实现纳税人涉税咨询办理的智能化。五是成功打造 “5G+智慧多元调解服务中心”市域治理模式。通过“智慧调解”人证比对访客机、“智慧调解”人脸识别测温登记、5G+云智能数字监控、5G “云视讯远程调解平台”等多功能板块,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提升了纠纷调解成功率。六是智能停车系列顺利推进。由中国移动、中宝鑫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交运、城管等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建设义峰山智慧停车楼、火车站智慧停车场、人民医院智慧停车场、北门集贸市场智慧停车场等四个5G应用项目顺利推进,其中火车站智慧停车场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停车场 充分利用了当前先进的停车场管理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通讯、车牌 识别、自助支付、手机 APP 预订和寻找车位等功能,成功打造成“无人值守、无障碍进出、无感支付”的新型智慧停车场。义峰山智慧停车楼的土建及附属工程已全部完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视频监控、信息发布、声光联动、停车场信息化等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预计 2021 年 9 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和运营。

5.中小企业服务。一是积极组织江西美宝利医用敷料有限公司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德安县塑丽龙纺织有限公司申报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均已申报成功。二是加强项目入库培育工作,今年组织22家企业申报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入库项目培育,组织8家企业申报市级全民创业入库项目培育。三是强化中小企业条例的学习。为提高中小企业对新修订的《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知晓率,增强中小企业获得感,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水平,我局召集部分企业代表在局会议室学习《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其后也深入企业,发放新条例学习资料,讲解新条例在促进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创业扶持、财税支持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小企业管理者对条例有关规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指导企业享受好政策法规红利,依法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依法诚信经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