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以提升群众安全感为目标,以打击违法犯罪为主业,以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群众为重点,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2009年主要工作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为立足点,点燃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助推器”。“硬件”建设是有限的,而作为“软件”的队伍建设是无限的。我局把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作为统领公安工作的灵魂,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助推器”,作为开创公安事业新局面的“活化因子”,把向素质要警力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点,为公安队伍建设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效能年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和效能建设作为行动指南,贯穿到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两项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专题座谈会5次,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4个行政审批事项被缩短了周期。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向群众“吃、拿、卡、要”的事情,未发生一起针对公安机关的投诉。二是推行绩效管理。制定下发了各种绩效考核、机关考勤制度,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量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三是完善选拔制度。通过公推优选、竞争上岗的方式,把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民警提拔重用到适合的岗位,今年6月份,我局对交警大队21个股级职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理论考试、演讲答辩、民主推荐等程序,使一批年轻有为、积极进取的基层民警脱颖而出,展现了自身才华,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四是强化教育培训。通过推行“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的练兵模式,分期分批对全局民警进行培训。我局还于7月6日起开展了为期5天的警棍盾牌术培训活动,全局50余名一线民警参与培训,充分锻炼了公安民警使用警棍盾牌进行攻防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了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实战能力的提高。 (二)以开展“金盾09”和“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等专项行动为着力点,打出惩治违法犯罪的“组合拳”。我局紧密结合“金盾09”和“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等专项行动的开展,紧紧抓住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加大打击惩治力度,狠狠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促进了社会的持续稳定。2009年,全局共立各类刑事案件400起,同比下降19.8%;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60起,同比上升16.2%,其中破获两抢一盗案件307起,同比上升14.1%,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08名,逮捕87人,起诉111人。在“大走访劝投启明行动”中,共抓获逃犯30名;在打击“欺行霸市”行动中,打掉“土霸”、“沙霸”等4个团伙;打掉“两抢一盗”团伙9个,破案174起;破获涉毒刑事案件11起,刑事拘留11人,抓获吸食毒品人员30名,收缴毒品海洛因17.2克、K粉10.2克、冰毒0.4克,平盘等吸毒工具若干;受理经济违法犯罪案件29起,立案15起,破案11起(其中破年前案1起),刑事拘留10人,挽回经济损失382.56万元。通过严打、严管,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我县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三)以开展社会治安整治和街面巡逻等手段为链接点,织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管控网”。德安县交通十分便捷,京九铁路、福银高速公路和105、316国道穿境而过,治安情况复杂,社会管理难度很大。我局按照中央领导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加大了对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我局共出动警力268人次,对全县游戏室、棋牌室、网吧、副食品店进行了突击检查,查处涉毒案件42起,行政处罚41人,刑事拘留10人,查处赌博案件35起,行政处罚117人,刑事拘留43人,收缴及销毁赌博机234台,淫秽光盘530张,色情刊物300余本,有效地净化了社会风气。二是加大了对非法持有枪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的收缴力度。对全县35家涉爆单位、3家涉剧毒物品单位开展了全面检查,发现隐患7起,落实整改7起,全年共收缴各类枪支6支,子弹52发,仿真枪5支,管制刀具16把,炸药96公斤,雷管82发,导为索30米,黑火药32公斤。三是加大了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我县现有大小宾馆47家,2008年全部完成信息系统安装,2009年已改装了30家,确保旅客登记录入和传输旅客住宿信息登记率达到100%。四是加大了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我局始终保持对道路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涉牌涉证、酒后驾驶、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道路交通管理。全年共发生等级交通事故9起,死亡3人,受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1800元。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面的有效防控,我局还组织机关民警协助城区派出所开展夜间正装巡逻活动,真正实现了巡逻空间上不留空隙,防范工作上不留死角。 (四)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县域中心工作为切入点,唱响德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音”。(略) (五)以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为落脚点,打牢开展各项公安工作的“奠基石”。 一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2009年,我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从构筑警务信息综合运用平台、创新机制到信息资源大整合、高共享,构建起信息化引领现代警务机制的新模式,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呈现了质的飞跃。为让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局党委班子成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极营造“学电脑、用电脑”的浓厚氛围。先后投入10万元,用于信息网页的改版、购置服务器、网络升级、视频指挥调度室的建设,为全局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和警务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作好了硬件保障。目前,公安三级网带宽达100兆,四级网带宽达10兆以上,全局入网计算机193台,百名民警拥有数达到101.04%,全警数字证书持有率为100%,350兆配备率达68%。同时,积极推广“周俊军工作法”,集中开展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在信息采集录入“大会战”中,我局宝塔派出所民警相荣首创了利用“谷歌+亿图绘图软件”制作方位图,较好地解决了方位图制作的技术难题,使得方位图更加贴近实际,操作便捷、清晰准确,得到了省厅和市局的高度评价。目前,全县录入周俊军工作法应用平台各类信息88764条,有效推动了侦查破案工作的开展,由于成绩显著,5月6日至8日,全省公安机关“周俊军工作法”研讨活动在我局举行,公安部领导也多次来我局宝塔、吴山等派出所视察工作。 二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今年以来,我局始终把提高执法办案水平、确保执法办案质量作为公安工作的一个着力点,通过不断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促进规范执法,确保全局执法办案质量的稳步提高。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我局把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促进公安各项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为全面、有序、高效地开展创建工作,我局将常用的法律法规编印成小册子,做到全局民警人手一册。二是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警业务素质。把提高执法素质,练就过硬执法本领作为提高执法质量的基础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2009年,我局系统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两期,主要培训内容为省厅编发的《江西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指南》,参训民警达180余人次,法制室组织全局民警以每月一考的形式来检验培训效果。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培训,全局各部门民警迅速掌握了本岗位的业务规范,明白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真正使规范成为了民警日常执法的行动指南,成为了民警的自觉行动。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着力推进执法正规化建设。针对影响执法质量的突出问题以及日常执法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我局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对各项执法制度进行清理、修订,确保各项执法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强化规范建设,全力提升执法办案水平。为建立完备的公安民警执法执勤规范体系,强化执法源头管理和流程监控,我局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办案流程管理制度,加强了内部执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督。2009年,我局办理的案件合法率、准确率均达100%,确保实现了无行政复议、无行政诉讼、无行政赔偿案件的“三无”目标。 三是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提高公安机关的社会亲和力。面对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我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要求,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2009年,共出动警力216人次参与走访,走访企业50余家,群众400余户,捐款捐物达5万余元,4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均与1户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20余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0起,解决各类治安隐患8个,帮助困难群众度过了难关,有力地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和谐。同时,我局推出多项便民措施,极大方便了群众。一是将全县派出所和警务室民警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制成了“联系卡”,发放到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手中。只要他们有事,都可以通过警民联系卡上的联系电话向派出所或民警咨询、求助。二是针对我县农村群众办证取证难的实际,组织民警深入全县各个村庄,开展上门办证送证活动。三是主动与外商企业建立长效联系制度,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优先受案等便利,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外商和企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