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发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党代会提出的“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德安全面进位赶超展现发改担当、贡献发改力量。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要素保障,项目建设“与日俱进”
1.资金保障“新突破”。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9.37亿元,同比增长14.5倍,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0.12亿元,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5亿元,资金范围涵盖基础设施、生态、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方面面,有效缓解了全县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同时,积极储备优质项目,多个项目被省市纳入投资备选项目,预计6月底将下达本年度第二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74亿元,今年争取资金将突破历史新高。
2.项目推进“节节高”。2022年列入“项目大会战”项目共计139个,总投资765.83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283.36亿元。1-5月,139个项目共完成投资165.69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58.47%,全市排名第三;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赋码项目138个,赋码率99.28%;已入统项目63个(5月新入统7个),入统率63.64%;应开工项目93个,实际开工项目99个,开工率为106.45%;应竣工项目8个,实际竣工项目20个,竣工率为250%。其中,列入省大中型的3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3.1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15%;列入省重点的5个项目完成投资27.6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32%。
(二)统筹谋划,参谋助手作用“日臻完善”
1.积极做好稳经济工作。按照省、市经济运行支撑点调动机制的工作要求,做好全县经济增长点运行支撑指标的调动与分析,目前我县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年营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年营收2000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预计拉动全年GDP增长率均达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牵头制定了《德安县有效应对疫情帮助各行各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更大力度帮助我县各行各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2.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步提升。1-6月,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6.86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领域完成投资62.12亿元,同比增长34.29%;房地产领域完成投资6.6亿元;其他行业领域完成投资18.14亿元。二是服务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升。我委定期组织乡镇场召开服务业调度分析会议,加强对服务业数据的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2022年1-4月,我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16亿元,增速30%,全市排名第六。
3.做好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省、市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经济和生态领域改革重点,牵头制定出台了德安县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2022年改革工作计划,明确了2022年需重点推进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分别为53项、26项。
(三)服务大局,“鼎力相助”优化营商环境
1.提高审批效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项目、一切为了群众”的服务理念,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出“超前预审制”“一日备案制”“三日审批制”“承诺审批制”四项优质审批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用,实现除涉密项目外的项目审批“一口受理、统一赋码、网上办理”和全流程可查询、可监督。1-6月,通过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成项目赋码248个,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备案120件,总投资约219.25亿元;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办结70件,总投资约27.4638亿元。招投标核准事项14件,节能审查批复1件,代收规费157.04万元。
2.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贯彻落实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决策工作部署,全面做好我县政务诚信建设,制定了《德安县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信用承诺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推进行业领域信用联合惩戒。截至目前已在“信用德安”归集企业信息25062条,行政许可91783条,行政处罚205条,双公示信息归集总量全市排名第一。中小微企业融资监测、地方融资平台管理、建筑失信专项治理等工作已按照上级要求持续推进。我县也未出现政务失信行为。
3.招投标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落实省市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部署和安排,牵头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县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和《德安县建设工程领域招标投标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文件,组织了财政局、住建局等7部门对照治理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并在政府网站发布问题线索的征集公告,切实解决招投标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确保招投标前中后一切的程序和流程都在阳光下操作。
(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渐入佳境”
1.全力推进能耗“双控”。一是建立重点用能企业台账,加大能耗数据调度力度。对全县34家年综合能耗在500吨标煤以上企业用能情况进行月调度,制定台账,分类施策,列出企业能耗“双控”晴雨表,严控能耗增量。对于能耗控制不力的企业进行警示约谈,要求企业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未按要求整改的企业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书。据统计反馈,全县一季度万元GDP能耗下降5.7%。二是严把项目节能审查关,加大节能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2016年第44号令)要求,对新上项目进行节能审查,要求综合能耗在1000吨标煤以上项目必须出具节能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上半年共提交节能报告项目8个,目前已办理节能审查批复项目1个,已报送省发改委待节能批复项目2个。严格落实“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等要求,深入企业进行节能监督检查,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2.探索能源发展新形式。一是牵头抓好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和可再生能源试点工作,先后组织72个项目申报纳入2022年省市级光伏发电规划论证库,总建设规模88兆瓦。同时,积极协调乡村振兴局抓好光伏帮扶电站的日常运维管理和收益分配工作,50座电站运行平稳,收益合理分配。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年初制定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召开能源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会,下发工作提醒函9份。三是扎实开展督查检查工作,加强调度,督促企业对隐患问题进行整改,今年以来共发现安全隐患4处,已完成整改4处,确保我县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制定要点。制定了《德安县关于贯彻落实〈九江市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节点行动方案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表》《德安县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2022年工作要点》以及《2022年德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正在拟定《德安县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工作要点》。二是加大宣传。在生态环境日和节能宣传周活动中,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印制发放宣传册、进企入户宣传等形式极大丰富了活动内容,提升了市民和企业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的认识。积极开展信息报送工作,目前已报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信息简报动态、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工作简讯、生态文明建设等新闻稿件20余篇。
(五)责无旁贷,疫情防控“疫”不容辞
一是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年初制定《德安县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专班工作方案》,对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部署,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物资保障原则,狠抓物资保障储备,自提供核酸检测物资保障以来,为全县15个乡镇场、130多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高速值班卡口等地提供了,包含帐篷、隔离带、酒精、口罩、隔离衣等31类防护物资。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物资超过18万件。二是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障供应工作。每日对全县食品、燃气、生活用水和防控应急物资存量进行数据采集,对市场供需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协调商贸流通企业、超市等生活必需品、能源、防控应急物资和医疗物资保障运输配送车辆通行便利,确保全县生活必需品市场和防控应急、医疗救治物资供货充足,不断档、不脱销。三是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定期派监测人员到县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进行采价,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期间肉类、禽蛋类、蔬菜类等价格,做到数据及时,准确的上报。1-6月共完成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数据上报50起。
(六)保供稳价,价格工作“稳扎稳打”
一是依法开展成本调查监审工作。开展了德安县殡葬服务成本核算、冬季天然气价格核算、夏季天然气非居民价格测算。二是扎实做好涉案价格认定工作。2022年上半年共收到涉案案件34件,其中7件不予受理,剩余27起共涉案金额24.34万元。三是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规范我县行政事业性单位收费行为,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促进依法行政,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是做好政府定价。开展了德安县殡葬服务收费调整政府定价程序,加强天然气非居民价格管理,核算非居民天然气冬季价格,制定2022年非居民夏季价格。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提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夏日攻坚”、“秋冬决战”行动,推动重大项目加速开工、施工、竣工,推动项目赋码率、入统率、投资完成率的提升,确保完成“项目大会战”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提早谋建2023年“项目大会战”和专项债项目储备库,认真开展储备项目的谋划、收集工作。
二是加大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扎实稳住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结合全县经济发展实际,代县政府草拟《德安县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若干措施》。
三是加快项目“进库入统”。高度重视入统工作,把新开工项目入统工作作为重大项目推进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工信、统计部门对项目情况进行会商,主动对接新开工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大项目推进调度力度,督促项目“进库入统”,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的目标任务。
四是加大重点改革推进力度。根据县委改革办工作部署,牵头抓好我县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各项任务落实,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同时,按照《德安县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攻坚行动方案》的工作安排,牵头制定《德安县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
五是进一步实行能耗“双控”管控制度。我县将按照省市发改委要求,对能耗“双控”双控目标建立“年度预算、季度预警”制度,根据统计部门季度数据,对能耗增量超出季度控制目标,将实行新上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措施。
六是进一步严把产业准入关。严把准入门槛,实行招商选资。对新上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能耗风险评估,从产业准入、经济效益、能耗影响程度等方面充分论证,对非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壮链的高耗能项目,原则上不再引进;对获准引入项目,认真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和部署,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依法依规简化流程、提升效率,认真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七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照工作要点,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等工作,加大项目申报争资力度,力争长江大保护项目申报成功,组织谋划好2023年中央预算内争资项目。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德安贡献。
德安县发改委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