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发展规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18-09-25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G25030-0302-2009-0001 责任部门: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德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9-25 15:28
打印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克服了国内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等困难。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8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同比增长14.1%。 财政总收入达到2.3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3.3%。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

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工业增长明显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69亿元,同比增长24.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62亿元,利税总额2.06亿元,分别增长40%和28.7%;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提速,上好佳等重点骨干企业产销增势喜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园区投产企业70家,其中2008年投产10家;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税收5517万元,同比增长52%。民营经济亦有较快增长。全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5.7%,同比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区功能逐步完善

按照“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绿为主”的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为契机,强力实施城市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已完成了雁家湖植物园、义峰山公园的建设,启动了曾家洼路网改造、职业教育中心、雁家湖宾馆、新汽车站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源水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解决了困扰全县人民多年的头等大事,老城区多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以“一轴一核两翼”为格局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区配套设施不断丰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魅力不断呈现。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55.3%,城镇化率达到43%,提高了1个百分点。

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7035亩,总产40698吨,分别比上年增加4710亩和4069吨,保持了粮食连年增产增收的大好形势。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全县棉花种植面积50175亩,总产5240吨;油料种植面积34320亩,总产3415吨;生猪生产得到恢复性发展,生猪出栏57773头;渔业生产形势较好,水产品产量达5124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的提高,农村各类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个,其中2008年新增18个;全县有17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品”经营,形成了以蛋鸡、九江水梨、蚕桑、花卉苗木为主的特色产业格局;现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总产值6.7亿元,带动农户25000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2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县60个自然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着力抓好以 “三清六改五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作,改路112.76公里,改水1945户,改厕1756户,建沼气池678个,惠及农户2008户,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00人,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435万元;新修农村公路100公里,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率达到100%。

四)招商引资继续扩大,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的成绩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组建多支招商小分队到沿海发达城市驻点招商,并举办项目推介会,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扩大。全年共引进内资4.42亿元,同比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2594万美元,同比增长8.7%。资源深加工利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节能环保型项目明显增多,投资2亿元的海翔钙业立窑项目、投资3.5亿元的二甲醚项目及投资2.4亿元的余热发电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外贸出口在前几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增长,全县外贸出口创汇达1316万美元,同比增长24%,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行,国外需求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出口仍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24.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同比增长30.2%,投资仍是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3亿元,同比增长27%;房地产投资完成9779万元,投资增幅有所放缓。向上争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在国债投资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仅发改系统就争取项目45个,争取国家资金4654万元,同比增长150%。项目推进得到加强,全县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完成投资1.38亿元。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前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城际铁路建设、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316国道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已经开工建设,105国道改线、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项目已经开展前期工作。

(六)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消费稳步增长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居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达到2017元,同比增长3.48%;工资性收入达到2192元,同比增长19.57%。 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县消费品市场持续向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完成年计划106%,同比增长23.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42亿元,同比增长2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57亿元,同比增长23.4%。居民收入继续提高,消费稳步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七)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发展成本明显降低

紧紧围绕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的控制目标,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相关措施和意见,积极开展节能宣传,组织开展对耗能大户节能监察工作,推动三环水泥等重点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切实做好减排总量控制工作,特别是抓好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治理,减排工作加快推进。年初就下达了相关文件,将减排指标作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纳入考核体系,通过实施重大减排项目,加强项目审核等措施,强力推进减排工作,污染物减排效果逐步显现,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目标基本实现。

(八)民生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同比增长15%,“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732人、11609人和6512人,同比分别增长28%、27%和48%,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廉租房建设顺利开展,30户低收入家庭受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实现城乡全覆盖;基础教育及优质高中教育保持全市领先,蒲塘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吴山中学等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全县中小学在校生1845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3%。科技与创新稳步发展,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不断提高,全县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不断扩大,参合率达93.5%。城镇农村“低保”工作继续加强。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不断推进,有线电视通村率达92.6%。启动了吴山等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体育、老龄、档案等其他各项事业有新发展。

今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较好,克服了冰冻雨雪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增长点不足,财政增收压力大;二是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仍偏重,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是农民增收和城乡就业压力比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