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德安县城市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下,在全面提高我县城市管理水平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换届后,紧贴“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发展战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作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从严管控,抓好市容市貌整治。今年来,我局持续重点对城区占道经营,随意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一是规范经营,整治餐饮店面超时占道。自入夏以来,为招揽生意,很多餐饮店面夜间长时间占道经营,有的甚至经营到凌晨4点,对周边群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群众反应强烈。为此我局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既要发展“地摊经济”,又要减少对周边群众的影响,为此我局向所有餐饮店面业主发放《限时占道经营通知书》,要求所有餐饮店面每天晚上10点后,不得出店、占道经营。自7月26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员720人次,暂扣36家夜宵经营商户桌椅板凳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本解决了夜间超时占道经营问题。今年来共整治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共整治3000余起。 二是整治秩序,打击车辆乱停乱放。老城区如万象广场、义峰山公园等地周边因人流量大、规划停车位少等原因,一直存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此问题,8月20日,经我局和县交警大队执法人员现场勘查研究,并报县政府批准,在万象广场周边道路人行道上划设非机动车停放点,并于9月11日划设完毕。随后我局开展了重点部位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德安电视台,德安发布等媒体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督促群众禁止乱停乱放非机动车辆,自10月7日起,对不听劝阻、屡教不改的乱停非机动车辆进行了处罚。截至目前共处罚非机动车乱停乱放1600余起,机动车4588余起。
(二)严管重罚,规范渣土运输管理。我局积极开展道路扬尘整治工作,要求我县4家渣土运输公司,必须使用全封闭式渣土运输车运输作业,并配备洒水车、雾炮车等抑尘设备。在城区范围内主要路段进行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执法方式,加大对无防抛措施、污染路面等运输车辆的打击力度。对不按规定进行遮盖、抛洒等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按规定进行处罚。截至目前共下发处罚通知书18份,共处罚136000元人民币,有效打击了车辆带泥上路、恶意泼洒、灰尘遍布的现象。
(三)加强考核,优化我县卫生环境。一是督促徐环隆顺公司认真做好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降尘工作。1到10月份以来,共出动水车2924台次;清理黄泥、碎石各种撒漏约 2952 吨,出动人员17052人次,各类车辆2526台次;清理卫生死角 21840 处,清理垃圾共计约 5682吨,出动人员18260 人次,各类车辆3124台次。二是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督促徐环隆顺环公司合理调配车辆和垃圾转运站的开放时间,按时完成生活垃圾的清运任务。截至目前,共清运垃圾4099车,约41479.6吨。三是加强监督考核。每月安排环卫考核组进行两次明察暗访,对全县范围内环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打分,重点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乡镇集镇等地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督促徐环隆顺公司做好全县环卫工作。
(四)联合巡查,坚决打击“两违”建筑。我局持续加强对城市建成区“两违”建筑整治力度,与住建、规划、供电、供水等相关部门组建了联合治理工作组,对照《德安县集中整治违法违规建筑工作方案》(德办字〔2017〕28号)文件精神,针对建成区违法违规建筑进行查处,情节轻微的要求违建户自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且不配合强制拆除的,予以停水、停电处理。截至目前共强制拆除“两违”建筑55户,共约1500㎡。
(五)加强维护,确保市政设施完好。一是加强路灯等设施的维护。今年来共维修路灯1072杆,电缆11公里;维修供变电设施三处,更换两台变压器;安装小街小巷简易路灯、太阳能路灯104盏;河东大道新安装路灯279杆;修复交通事故及人为损坏路灯杆23杆。二是加强市政道路维护保养。今年共修复路面破损6033㎡,其中修复人行道3498㎡,应急修复丰林工业园区、上好佳路2处道路塌陷。三是加强排水管网检测疏通。修复市政排水井盖392个,督促其他管线单位修复破损井盖57个;检测排水管道811米,修复排水管网漏水点17处,修复破损管道137米;疏通排水管道4.94公里。
(六)养护绿化,积极打造生态德安。一是完成绿化工程建设。先后完成河东大道、海棠湾污水厂、革命历史陈列馆绿化工程绿化建设,约22.7万㎡;完成包含绿化种植、导示牌安装、音控系统、休息廊亭、外围护栏、监控系统等在内的义峰山绿地提升和儿童乐园景观工程,总绿地面积约 1.2万㎡。二是加强绿化工程养护。对2020年所建绿地加强养护,并对缺、死乔灌木进行补植;对义峰山绿地提升工程进行了两次山下全面养护,共约3万㎡;对昌九高速生态提升绿化进行临时养护一次,约2.5万㎡;同时为加强管护,提高绿化档案完整率,还对2019一2020年新增竣工绿地进行测绘。
(七)加强巡查,大力整治餐饮油烟。今年来,我局继续组织执法大队对城区范围内油烟餐饮企业进行摸排,要求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餐饮企业安装符合环保要求的油烟净化设备。全县城区共有餐饮企业314家,截止10月20日,合计已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企业251家,安装完成率为80.1%;
(八)全力以赴,加快工程项目建设。一是德安县河东转运站项目已正式投入使用,极大的缓解了城区垃圾转运压力,原城区范围内老旧小型垃圾中转站已逐步停用,减少了对周边群众的影响;二是由我局负责的新世纪小区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先后完成立项、可研、预算编制等工作,9月13日正式公开招标,目前已开工建设,各项施工正在稳步推进中。三是河东大道绿化景观工程目前两端工程已全部完工,中部工程正在做土地平整,因考虑苗木种植与季节天气原因,预计11月中旬可全面竣工。
(九)逐户摸排,全力做好疫苗接种排查。自9月5日起,我局严格按照县防疫指挥部要求,组织人员前往责任片区摸排群众疫苗接种情况。利用午饭、晚饭等群众在家时机逐门逐户摸排,截止9月8日,共摸排群众127户,438人,其中无禁忌症又未接种疫苗群众4人,均送住县人民医院进行接种,目前此项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
(十)积极对接,做好水环境治理准备。为进一步对我县水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受县政府委托,我局正在积极与三峡集团洽谈我县“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专项规划等工作,并签订了框架协议,目前正在积极配合三峡集团进行前期水文环境资料摸排等工作。
(十一)以学促用,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成立组织机构。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局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我局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二是制定了《城管局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我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三是邀请县委党校吴金火高级讲师给全局干部职工授课,讲授我县红色历史;四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对群众造成影响的“身边事”做为我局活动开展内容,先后对渊明大桥东侧、共安大桥北侧路面破损进行了修复,对稻田广场腐烂的木质地板进行了更换,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十二)以上率下,扎实开展“优、转、开”活动。自我县“优环境、转作风、开新局”活动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相关要求开展活动,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发了《德安县城管局“优环境、转作风、开新局”活动实施方案》,对我局活动开展进行了细化。加强政治学习,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参与集中学习11次,重点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进行了学习。深入开展自我剖析,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自我剖析,共查摆问题20余个。扎实开展流动摊点、车辆乱停乱放等五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做到在城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思想作风,开展崭新局面。
(十三)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党建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形式多样 的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观看红色电影,增加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家国情怀;前往烈士纪念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的多种形式,使党员们再一次接受心灵的洗礼,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全体党员同志的在党意识、忧党意识、护党意识,在工作中做到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忠实履责。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县城市规模扩张方面成效明显,但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老城区历史欠账较多。一是市政设施不够完善,老城区道路狭窄,停车位严重不足、“蜘蛛网”现象严重、地下管网较为混乱。二是划行规市不彻底,城区内建材店、加工店、洗车店等商铺仍随意存在城区各大街小巷。三是老旧基础设施维护难度大,部分老旧基础设施老旧严重,如路灯等故障率高, 维修难度大。
2.市容秩序管理难度大。一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自“地摊经济”提出后,部分商铺、群众产生误解,认为地摊经济就是随意摆摊设点,造成部分次干道、边街小巷存在占道经营现象,甚至有部分商家和普通群众聚众在人行道打麻将。二是交通秩序管理不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共享车辆乱停乱放,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现象十分普遍。三是“牛皮癣”还未彻底根治,甚至部分单位在处理“牛皮癣”时直接用油漆覆盖,产生新的“牛皮癣”。
3.市民环卫意识不强。部分居民生活垃圾不愿袋装,不愿分类,随意乱仍;部分临街商铺直接将餐厨垃圾、油污偷倒雨水排水口;东区部分未开发的闲置地块成为建筑、生活垃圾偷倒地。
4.违章建筑问题突出。违章建筑主要表现一是多。老城区内私房、新建楼盘,老旧小区等都有违建;二是快,大部分违章建筑在因地理位置隐蔽、设计结构简单、施工要求不高,且多在节假日、夜间进行,难以发现。另外我县违章建筑还存在“前端把关不严、后端拆违兜底”现象,部分楼盘建设时就存在违章,却无人过问,等发现违章后就由城管部门兜底拆违,仅7、8两个月,我局就收到违章认定书涉及88户,其中在建楼盘天湖墅就有33户。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市管理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片面,认为城市管理就是驱赶小摊小贩、打扫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观念较重。特别是当前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各级越来越重视建设速度,强调建设效率,而对城市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城管、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各自为政、执法交叉,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无人管理,致使部分热点、难点问题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同时部分相关职能部门还存在“城市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事,与我无关”的思想,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3.城市管理科技含量不高。目前我县城市管理还处于较为原始手段,市容管控靠“脚”,两违巡查靠“跑”,老城区背街小巷靠人工“扫”,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管理对象经常与执法队员“打游击”,存在“今天整治,明天反弹,天天整治,天天反弹”现象,造成城市管理“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三、下步工作方向和打算
(一)打造“智慧城市”指挥中心。2019年,我局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打造了智慧环卫项目,在我县所有垃圾转运站、部分环卫车辆上安装了摄像头,给所有环卫工人配备智能手环等,给环卫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就整个城市管理层面而言,尚有较大短板,未能整合各个部门资源,重复建设又将造成浪费,建议整合城市管理部门权责,充分利用好市政设施公共资源,整合如公安、交管部门道路摄像头等资源,建立德安县“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利用无人机巡查“两违”,用摄像头管理占道、出店经营和偷倒垃圾等,足不出户掌控全县情况,有针对性的管理城市,利用高科技全面提高我全城市管理水平。
(二)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部门众多,仅小区违建普通工作,就涉及自然资源、住建、城管、属地乡镇等多个部门,我局作为执法兜底部门经常因部门之间沟通困难被迫采取强制执法措施,既容易给政府形象摸黑,也更容易激化城管部门与群众的矛盾。参照部分大城市经验,建议成立德安县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城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从机构上解决沟通协调问题,避免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要形成合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碰到的问题。
(三)加强城市前期布局规划。一是加强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合理布局停车场,老城区要适度开辟,新区要预留空间。二是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与建设,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本着“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分批实施,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
德安县城市管理局
202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