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党史编研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03-13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3407

大革命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3-13 17:29
打印
    关联导读:


一、中共德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中共德安支部在各地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培养和考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将符合条件的骨干分子吸收入党。到1926年12月底,全县中共党员发展到120人,在木环垄、九里铺、永丰桥、乌石门、彭山及岷山分别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等党的基层组织。随着形势向好,党的组织迅速发展,到1927年3月,县城、木环垄、永丰桥、后田、彭山、干港、贺山垄、葛洪山、蔡山垄、陈山垄、夏家铺(含爱永垄)、黎家垄、田家河、山湾、洞霄、观山垄、七里铺等地建立党的支部和小组共17个,党员由120人发展到近800人。

3月中旬,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革命工作的需要,经中共江西区委批准,在德安县城文昌宫召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德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杨超、袁亚梅、何奎光、扶国权、甘霖沛、陈达才、李清涛、李炳福、熊锄辛、程锦堂、李纯德(女)、郭家彬、毛宝琳、杨丕显、陈太康、宋昌杰、杨济川、童善斌等30人。会议由中共德安支部书记杨超主持。会上选举杨超、袁亚梅、何奎光、扶国权、甘霖沛、熊锄辛、杨丕显、李纯德(女)、郭家彬、童善斌、陈太康等11人为县委委员,组成中共江西省德安县(部)委员会。其中:杨超、袁亚梅、扶国权、甘霖沛、杨丕显5人为常务委员,杨超任县委书记。县(部)委设组织部,袁亚梅任部长;宣传部,扶国权为部长;青年部,甘霖沛为部长;军事部,郭家彬为部长;农民部(农委),何奎光为部长;工人部(工委),童善斌为部长;妇女部(妇委),李纯德(女)为部长。大会做出决议:(1)发展与扩大党组织;(2)在全县积极开展工农运动,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资本家。县(部)委机关设在县城文昌宫,隶属中共江西省区委领导。

    二、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推动下,解放了生产力,德安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特别是中共德安县(部)委成立,共产党的力量得到壮大,农协、工会等工农群众组织齐全,组织和领导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县(部)委和县农民协会以党员、团员为骨干搞好春耕生产。县(部)委和县农民协会作出具体规定:贫苦农民过去耕种的土地一律归还原种户耕种收获,地主豪绅不得夺田;乡农民协会应帮助缺粮、缺种、缺耕牛、缺农具的贫困户进行互助调剂;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报县解决。在县(部)委和各级农民协会的重视下,全县农民顺利地进行春耕春种。

1927年5月,中共德安县(部)委和县农民协会决定开办农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资金由各乡酌量向农民筹集和从打土豪的胜利果实中分拨。不久,木环垄、山湾、永丰桥、彭山、秦洞和洞霄等地,在农民协会的具体筹划下,合作社建立起来了。合作社向农民廉价供应食盐、火柴、布匹、针线等生活必需品。有的合作社还开办豆腐坊、油榨坊等加工作坊,大大方便农民,活跃了农村经济。根据农村经济运行规律和习惯,农副产品卖出前农民一时手中缺钱,由于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商业组织,可以凭信用实行短期赊欠。

农村在开办合作社的同时,还开办学校。县(部)委研究决定,在彭山、山湾、夏家铺、永丰桥和木环垄各办一所小学,学校的设施和教员人选都由该地农民协会筹办和选定。不久,小学全部建成,贫苦农民的子弟都能免费上学读书。祖辈没上过学、读过书的农民子弟能入学读书,他们特别高兴。

大革命期间,德安各地成立的工人、农民、青年儿童、妇女等革命组织,在中共德安地方组织团支部的领导下,带领饱受压迫的工农大众自觉起来反对代表封建势力的地主豪绅,反对神权、族权,打破桎梏工农的精神枷锁,动摇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势力基础,给统治剥削阶级以沉重打击,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的革命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