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党史编研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6-12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4660

地方党组织策应北伐军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6-12 16:49
打印
    关联导读:

地方党组织策应北伐军

一、北伐军进军德安

五卅运动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蓬勃高涨,迫切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统一。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实力日益加强,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条件。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进行北伐。国民革命军进军迅速,叶挺铁军7月进入长沙,8月下旬,在汀泗桥、贺胜桥重创吴佩孚的主力军,9月攻克汉口、汉阳。孙传芳于1925年冬出任闽、浙、苏、皖、赣五省联防司令后,鉴于国民革命军在两湖的胜利,便在江西配以重兵防守,极力控制南昌、九江及南浔铁路和樟树等地,企图与国民革命军相抗衡。孙传芳主力第二方面军刘俊彦、第三方面军卢香亭、第五方面军陈调元均在南浔铁路沿线上布防,其中孙军段承泽、陈光祖、李俊义部在德安县城、邑南、九仙岭一带布防,共约3500余人。

9月10日,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部攻下武昌城后,经大冶抵阳新,间道插入武宁、瑞昌,在瑞昌王家铺(今南义)、武宁箬溪与孙传芳部谢鸣勋师激战,一举歼灭谢师一个主力旅。同时,国民革命军的各军也先后进入江西战场。9月28日,国民革命军开始总攻:第二军和第十四军自抚州向南昌进攻;第三军攻乐化和南昌车站;第四军独立第二师攻瑞昌;第四军和第六军攻取永修,协攻德安;第七军主攻德安。

10月1日,第七军开始向德安进军:一路进德安白水街,经磨溪向县城挺进;一路由永修入德安木环垄。傍晚时分,先头部队第二旅进入德安境内。10月2日晨,第七军大部抵木环垄徐家河,贺耀祖独立师进攻马回岭。10月3日,七军第一旅、第二旅在九仙岭与卢香亭、李俊义部遭遇,接着,七军后续部队赶到投入战斗,自辰时至午时,鏖战激烈,孙传芳部以优势兵力向七军右翼包围,七军官兵奋力抗击,将预备部队投入战斗。午后,七军后续部队各旅经岭口王村赶到,向白果树至骆驼山、鲤鱼山一带猛攻,肃清九仙岭北面之敌,并向九仙岭进攻。下午3时许,七军陶均团将孙军右翼突破,从县城西北鲤鱼山攻占铁路大桥,沿铁路向九仙岭方向猛攻,经第七军夹击,攻下九仙岭,孙军全线崩溃。当晚,七军自大西门和北门攻进德安县城。据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回忆说:“其枪声的密集、炮火的猛烈,有过于贺胜桥之役。”此役击毙和俘虏孙传芳军千余人。孙传芳的部队溃退时狼狈泅渡博阳河,白果树和陈湾一段河里溺死者不计其数。在这次战役中,北伐军缴获退管炮七门、机关枪八挺、步枪千余支。第七军伤亡官兵千余人。

4日,孙传芳将其第八混成旅颜景宗部调来德安支援卢香亭部,又调集第二军刘凤图部和第三军毕华东部自湖北武穴进入阳新、瑞昌,增援赣北孙军,企图切断北伐军第七军后路,使七军陷入孤军状态。5日夜,军长李宗仁下令退出德安县城,经西南部的磨溪、车桥退至武宁箬溪。第七军一撤出德安,孙军颜景宗部进行尾追,与北伐军七军断后部队钟祖培之十五、十六团在九仙岭与青山一带交战。第七军且战且退,颜景宗部急于抢占县城,没有穷追,于6日夜再次占领德安县城。

10日,撤至箬溪的第七军得知孙军陈调元部刘凤图、毕华东两个混成旅自瑞昌县城向王家铺进逼,于是先发制人。11日晨,第七军从箬溪向王家铺孙军进攻。12日,攻至王家铺,激战一昼夜,孙军刘、毕两旅不支,退至德安昆仑山、梅山和瑞昌复盆山,据险顽抗。第七军久攻不下,午后,第七军采取中央突破、截断受敌,击溃守敌的猛攻,攻占复盆山,昆仑山的孙军仍死守顽抗。此时,叶剑英和第一军第一师代师长王俊率两个团赶来增援。叶剑英指挥部队从白水绕至昆仑山侧背进攻孙军。由当地农民周庆楷、周升仕担任向导,第一师的两个团兵力分别从昆仑山西南旦家、杜家村登上昆仑山,在昆仑山顶桃墩、道士路与孙军陈调元部激战。三面夹击,击溃孙军陈调元和毕华东部,占领昆仑山主峰麒麟峰。

孙军重占德安县城后,以重兵防守。第六方面军颜景宗一个团和马登瀛、上官云相各一个旅、陈光祖一个支队分别防守在义峰山和博阳河东岸骆驼山、孤山、羊义岭、万家垄、邹家垄一带西南侧山丘。另卢香亭、李俊义等部两个旅驻守在九仙岭,县城内由陈光祖约3000人的支队防守。

11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发动第二次总攻。第四、第七两军和贺耀祖独立第二师先分别攻取德安、马回岭。然后,第四军和独立第二师进攻九江孙军,第七军进攻涂家埠孙传芳部,第六军攻取乐化后,进攻涂家埠孙军。第四、第七两军一路自白水进军夏家铺,取道岭上王村进攻骆驼山、万家垄一线之孙军;另一路从永修进木环垄直取德安县城。贺耀祖师与防守在马回岭之孙军激战。2日下午,第四军和第七军第六旅配合夹攻,将骆驼山、万家垄守敌击溃。胡宗泽率两个旅进攻九仙岭孙军卢香亭、李俊义部。第七军夏威率两个旅进攻德安县城陈光祖部,战至当天下午4时,将县城和义峰守敌击败。孙军残部弃城逃窜,第七军第二次攻克德安县城。

第七军占领德安县城后,立即分兵南进接应第六军。自11月2日下达总攻命令后,第七军胡宗泽所率领的两个旅分别从左、右翼向驻守在九仙岭之孙军卢香亭、李俊义部进攻,牵制孙军向县城援助陈光祖部。左翼深入阵地,被孙军包围死战,极为激烈,第七军九团团长陆受其阵亡,连、排长官兵死亡170余人,伤449人,激战一日,无进展。李宗仁急调第四军第十二师自马回岭赶至九仙岭增援。4日晨,第十二师赶至九仙岭,与友军夹击卢香亭、李俊义部,到下午,将孙军卢香亭、李俊义所部击败。至此,孙军全线崩溃,北伐战争中赣北德安之战获得全胜。第七军继续南进接应,配合第六军攻克涂家埠和吴城。

二、组织民众支援北伐军

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坚持正确的政治领导和群众路线。1926年,中共中央特别会议指出:“党必须加紧进行北伐战争经过的地方的群众工作,特别要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以便迎接北伐战争。”中共德安支部遵照上级指示,在北伐军到来之前,动员和组织民众做好支援北伐战争的准备工作。

1926年4月,黄群从广州来到赣北,进行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准备工作,在金盆寺秘密组织武装百余人。北伐军第一次进攻德安前,中共德安支部在德安、星子交界处仙姑殿召开会议,就如何策应北伐军的问题进行讨论。会后杨超、袁亚梅、甘霖沛、扶国权、杨丕显等人分别到杨坊、白水街、彭山、木环垄等地发动群众,向大家宣传南兵北伐的意义,组织农民做好国民革命军到来时的接应工作。

9月,杨超先后在河东一座砖瓦窑和五谷庙召集铁路工人、农民积极分子会议,部署迎接国民革命军事宜。会议决定组织侦察队和运输队。会后,相继组成侦察队和运输队,配合北伐军进军。他们在邹家垄破坏一段铁路,两天通不了火车,致使孙传芳的部队和军用物资运输受到牵制。他们还在县城郊区锯断电线杆,切断孙传芳的通讯联络。

9月底,中共江西地委指示中共德安支部,选派得力人员到武宁箬溪与北伐军取得联系,充当向导,配合北伐军工作。28日,国民革命军在江西战场发起总攻,已经与第七军政治部取得联系的杨丕显、陈太康、冷绪洪等三名共产党员,为北伐军担任向导。在肃清德安城内孙军残部时,陈太康引导北伐军攻城,并向孙军喊话劝降。北伐军第七军第一次攻占德安县城后,中共德安支部杨超、袁亚梅、扶国权等人,组织群众张贴欢迎标语,为北伐军安排住宿,送柴送水,准备粮草,保障北伐军的军需供应。

北伐军第七军第一次攻占德安县城后,孙传芳急调第八混成旅颜景宗部驰援德安,设置包围圈,企图使第七军陷入孤军状态。双方兵力悬殊,第七军作出撤离德安县城的决定。撤退前,在中共德安支部的协助下,将第七军无法运走的10多门笨重山炮战利品,选派可靠农民协助战士埋在城郊。同时,中共德安支部组织民夫运送武器弹药到箬溪,支部成员通知县城知名人士和群众速即离城暂避。孙军颜景宗部重占德安县城后,大肆抢劫杀戮。

9月13日,铜鼓县知县、沈毅学校校长郭沈毅弃官出走,被孙军逮捕,押至九江。因郭曾暗中援助革命军,孙传芳第七混成旅杨镇东极为憎恨,向孙传芳递送呈文说:“不杀郭,请即杀杨。”结果郭沈毅在九江被孙传芳下令裂尸惨杀。

11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四、第七两军和贺耀祖独立第二师分别攻取德安、马回岭。中共德安支部已派出宋昌铨、冷绪洪、李亚白等人到箬溪等地,分别为第四军、第七军和贺耀祖师担任向导。在他们的带领下,第四、第七两军一路自白水进军夏家铺,取道岭上王村进攻骆驼山、万家垄一线的孙军;另一路从永修进木环垄直取德安县城。贺耀祖师与防守在马回岭的孙军激战。2日下午4时,第七军第二次攻克德安县城。第七军入城时,在中共德安支部的组织下,县城居民箪食壶浆,兴高采烈、井然有序地迎接国民革命军。

第二次攻克德安后,北伐军政治部驻扎县城。中共德安支部的活动由秘密转为公开,把杨家米店作为办公地点。支部书记杨超与第七军政治部粟丰取得联系,在第七军政治部与德安支部共同努力下,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杨超、袁亚梅等人在县城孔庙召集由县城居民、青年学生、公教人员及商人等各界群众参加的大会,欢庆国民革命军攻克德安的重大胜利。

不久,国民革命军离开德安继续北伐,中共德安支部派出30余人的运输队,由陈太康率领,帮助运送辎重,直至芜湖、南京等地。第七军离开德安后,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之一部进驻德安,六军政治部驻在县城南门外天主堂。

北伐战争是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革命战争,其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共德安支部和德安人民为北伐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