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党史编研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06-12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4657

建立中共德安支部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6-12 16:47
打印
    关联导读:

建立中共德安支部

一、中共德安支部的建立

1925年春,杨乐羊等人开始积极筹备建立中共德安地方组织的工作。6月,他在声援五卅运动期间,发现和培养运动的先进分子,相继发展胡德兰、余任灿、李炳福(李元善)、毛宝琳和铁路工人陈达才、邮政工人王某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9月,方志敏、肖素民先后来德安指导工作。肖素民在铁路工人、搬运工人中进行革命活动。通过肖素民的教育和帮助,余松亭很快提高了对革命的认识,被吸收入党。肖素民还在搬运工人中培养高玉兰等一批党的外围力量。

这年秋天,共产党员熊好生也从省第六师范(校址在九江)毕业回德安,积极参与党组织的筹建工作。

通过德安进步青年和有识之士的革命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在德安得以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发展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通过革命活动积累了经验,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建立党的组织奠定了基础,在德安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5年11月,在中共南昌特支的指导下,杨乐羊等人在沈毅学校后面毛宝琳家中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德安支部委员会,简称中共德安支部,这是赣北第一个党支部,隶属中共南昌特支领导。中共德安支部共有党员10人,他们是杨乐羊、熊好生、熊祖沐、胡德兰、余任灿、李炳福、余松亭、陈达才、毛宝琳和邮政工人王某。支部大会选举杨乐羊担任支部书记,还有组织干事熊祖沐,宣传干事熊好生,妇女干事胡德兰。中共德安支部的诞生,标志着德安的革命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中共德安支部建立初期的活动

1925年夏,德安县遭受大旱,稻谷歉收,农民无粮为炊,到1926年春夏,灾荒更为严重。省救济会下拨一批赈灾大米到德安。劣绅邱正阶、刘星灿在县署的许可下,变赈济为平粜,并在大米中泼水、掺沙子,激起农民愤恨。他们成群结队来到县城,捣毁米店。县署派警备队镇压,捉去十多个农民。中共德安支部支持农民斗争,组织学生向县署交涉。县知事李俊迫于群众压力,不得不释放被关押的农民。

1925年冬,杨超同杨乐羊商议,把柴炭工人组织起来,在木环垄成立“柴炭工会”。这是德安县第一个工人组织。1925年冬,驻德安军阀王乐善派人至木环垄,买木炭不付炭钱。工人进行理论,他们反而殴打工人。在柴炭工会的领导下,工人拒绝卖木炭给军阀。军阀王乐善与地主豪绅熊子爱等相互勾结,下令封山,不准焚烧木炭,企图断绝工人生活来源。工人坚决反抗,不予理睬,仍然上山砍柴烧炭。熊子爱到县衙门状告柴炭工人。烧炭工人在中共德安支部支持下据理驳斥。县知事李俊恐事态闹大,判定熊子爱不得封山,应开山放禁,让工人继续烧炭营生。

1926年5月,德安大恶霸郭守贞任德安保卫团团总,与县衙勾结,以恶劣手法贪污旱灾赈济款,又勾结米商,将旱灾赈济米暗中泼水、掺沙,平粜给农民,农民买到变质的米却敢怒不敢言。中共德安支部得知后,发动学生进行揭露运动。杨乐羊、熊好生、胡德兰组织学生熊祖沐等,把豪绅郭守贞贪污旱灾赈济款的事实公之于众,又在街头巷尾张贴“反对郭守贞贪污旱灾赈济款”“郭守贞是德安的豺狼”“打倒郭守贞”的标语,揭露郭守贞贪污赈济款的事实。

中共德安党支部维护贫苦工人、农民的利益,打击土豪劣绅的革命活动,在广大群众留下了良好的政治影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