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德安英烈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4-03-13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3418

杨乐羊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3-13 22:40
打印
    关联导读:


杨乐羊,原名杨光寿,曾用名洛阳、伍昙、王志刚,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千斤杨店村(属河南省新县)。杨乐羊的父亲杨春秀和杨超的爷爷杨春雅是堂兄弟。杨乐羊天生聪慧,喜欢学习。1923年杨乐羊在沈毅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湖北武昌高等师范附中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思想在当时进步思想影响下,在校秘密从事革命活动,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年初,为扩大革命形势,发展党的地方组织,杨乐羊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德安,以沈毅学校教员的职业身份,从事秘密活动,开展建立党组织工作。

杨乐羊与先前3月份来德安的舒味三接触,并通过舒味三与中共南昌特支取得联系。在中共南昌特支的指示下,杨乐羊在进步青年教员、学生、工人和农民中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讲述革命道理。为了避免引起反动驻军的注意杨乐羊在偏僻的九仙岭以阳居寺为聚会场所。通过经常学习进步青年逐渐看清革命形势,提高阶级觉悟。经过考察杨乐羊秘密介绍熊祖沐入党。

沈毅学校校长郭沈毅是同盟会会员,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对杨乐羊等的活动给予支持 。4月中旬孙中山逝世后,杨乐羊组织沈毅学校学生举行悼念活动,宣传孙中山的救国救民主张。此后,杨乐羊以沈毅学校为阵地,陆续发展中共党员,开展青年运动,宣传国共合作的主张,沈毅学校实际上成为德安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1925年春,杨乐羊等人开始积极筹备建立中共德安地方组织的工作。上海五卅惨案爆发后,6月上旬,杨乐羊同沈毅学校教员胡德兰等人,组织沈毅学校和县立高小学生举行罢课、聚会和示威游行,并成立声援五卅惨案宣传队,进行声援。宣传队员熊祖沐等学生在街头、码头、车站宣传讲演,谴责帝国主义的暴行。声援运动持续到1926年1月中旬。在声援五卅运动期间,杨乐羊发现和培养运动的先进分子,相继发展胡德兰、余任灿、李烟福(李元善)、毛宝琳和铁路工人陈达才、邮政工人王某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月,在中共南昌特支的指导下,杨乐羊等人在沈毅学校后面毛宝琳家中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德安支部委员会,简称中共德安支部,这是北第一个党支部,隶属中共南昌特支领导。中共德安支部共有党员10人,他们是杨乐羊、熊好生、熊祖沐、胡德兰、余任灿、李烟福、余松亭、陈达才、毛宝琳和邮政工人王某。支部大会选举杨乐羊担任支部书记,还有组织干事熊祖沐,宣传干事熊好 生,妇女干事胡德兰。中共德安支部的诞生,标志着德安的革命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民党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后,1925年11月,共产党员肖素民以跨党宣传员身份来德安指导工作。此前,德安只有郭沈毅、袁子辉等个别老同盟会会员。肖素民来德安后得到杨乐羊等人的积极配合,在知识分子、青年小商贩中吸收部分国民党党员,连同跨党的共产党员,成立中国国民党德安区党部。

1925年冬,杨超同杨乐羊商议,把柴炭工人组织起来在木环垄成立“柴炭工会”。这是德安县第一个工人组织 。1925年冬,驻德安军阀至木环垄买木炭不付炭钱。在中共德安支部和柴炭工会支持下,柴炭工人与军阀和地主豪绅开展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1926年5月,德安大恶霸郭守贞任德安保卫团团总,与县衙勾结,以恶劣手法贪污旱灾贩济款。中共德安支部得知后,发动学生进行揭露运动。杨乐羊、熊好生、胡德兰组织学生熊祖沐等,把豪绅郭守贞贪污旱灾贩济款的事实公之于众,又在街头巷尾张贴“反对郭守贞贪污旱灾贩济款”“郭守贞是德安的豺狼”“ 打倒郭守贞”的标语,揭露郭守贞贪污贩济款的事实。在反抗官吏豪绅的斗争中,中共德安支部支持农民的革命活动触犯了官吏豪绅的利益 。县知事李俊将事态扩大,把学生运动说成是“赤化分子”操纵“过激党”所为,并下令逮捕“过激党”。驻德安的军阀头目王乐善派出军警全城戒严,搜捕杨乐羊等人,责令沈毅学校解除杨乐羊、熊好生、胡德兰的教员职务,开除学生熊祖沐的学籍。一时间,德安县城人人惶恐不安,对军阀镇压运动甚为不满。

1926年6月,中共德安支部鉴于所处环境恶劣和部分党员身份已经暴露的现状,认为继续坚守对今后开展革命活动不利,决定将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杨乐羊派去河南。

1927年冬,杨乐羊回到家乡(今河南新县千斤乡杨店) 工作。他经常与共产党人余梦痕联系,并提议改造私垫,开办一所中山小学。他们以杨氏祠堂为校舍,以杨氏祖产收入为办学经费,办起了杨高山中山小学,附近各村少年 60 余人到校参加学习。其间,他们一起发展党员,建立王洼村(杨高山村)第一个党小组。

同年10月,杨超从江西回来,乐羊得知消息后十分兴奋地去找杨超说说心里话。杨超一见到大伯父,紧握伯父的手激动万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整整聊了一夜。杨超回来乐羊信心百倍,革命活动更加频繁了。余梦痕见杨超回来更是喜出望外,可谓如虎添翼。在杨超的组织领导下,他们还办起了农民夜校,以串亲访友为名,公开宣传国民革命,创建农民协会,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不久,乐羊在杨高山王洼村召开200多人的青壮年农民大会,成立光山县(今新县)白居区千斤保第一个农民协会—杨高山村农协会。

1928年春,鄂豫边界黄麻起义组成的部东工农革命军来到柴山保(今属新县)。那里距杨乐羊教书的杨高山中山小学只有二十多华里。坚持在柴山保一带地下工作的共产党人来合云、杨万家、罗名高、刘名榜等早就和杨乐羊有密切联系。5月下旬,乐羊来到柴山保,参加开辟柴山保根据地。通过组织安排,历任光山县委书记、罗山县委书记。党组织派他同陈文候等同志一起去开辟光山县弦南区(今新县陈店一带)的革命工作。乐羊积极组织和参加了1929年7月上旬的白沙关“万人暴动”,为解放家乡打开了通道。此时,为有利工作以防不测,乐羊更名“王志刚”。

1930年3月,当地恶霸将杨乐羊家属全部逮捕,与怀疑通共产党的一批群众,关押在山寨里,作为换取杨乐羊的人质。杨乐羊按照中共光山县委的部署,带领弦南区农民赤卫队,配合红军,攻克关押人质的大银尖(即打油尖)山寨,解救了数百名被关押的群众,同期相继攻克了十多个反动山寨,严惩恶顽,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匪奸,予以镇压枪毙,稳住了地方治安又安顿了民心,给建立新政权创造了良好条件。继而,在家乡建立光山县千斤区苏维埃政府

1931 年秋,鄂豫皖苏区反“ 围剿”斗争日趋紧张,乐羊被调到红军部队做政治工作。1932年,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时,他随军西征,并担任红三十一军某师政治委员。1933年在四川通江县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8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