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9日,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德安县磨溪乡尊师重教的氛围格外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节座谈会在磨溪学校温情启幕,乡党政领导与全乡中小学教师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共话教育、共商发展。此次活动紧扣中小学合并后的新机遇,在慰问中凝聚共识,在谋划中擘画乡村教育振兴新蓝图。
资源融合:合并办学激活教育新动能
“从各自为政到协同育人,合并后的磨溪学校正走出一条资源优化的新路子。”座谈会上,磨溪学校校长陈筱的工作汇报拉开了活动序幕。为响应全县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部署,磨溪乡将原磨溪中心小学与磨溪中学合并,整合校园资源,构建起涵盖中小学多个教学班的一体化育人新平台。自合并工作启动以来,乡党委始终将推动校园深度融合作为重要抓手,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校园现场办公,全程靠前指导规划设计、资源整合、师资调配等关键环节。
据了解,合并后的磨溪学校已整合13亩校园用地与3684平方米校舍,建成包含9个教学班的综合性学校。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塑胶运动场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111名学生在设施完善的校园里享受着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是简单做‘加法’,而是要通过合并实现‘1+1>2’的提质效应。”陈筱介绍,学校班子成员高效统筹,教师队伍已从最初的“磨合”迈向深度“融合”。通过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安全保障等10余项制度,推行“老带新”教研结对、跨学科备课组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师资力量的融合提升。一系列攻坚举措让学校迅速步入正轨,“党委政府全程支持我们解决合并难题,现在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尊师重教:暖心举措夯实育人根基
“留在乡村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咱们的老师既要当‘经师’,更要做‘人师’。”座谈会上,乡党委书记的话语饱含对师生的深情与期许。磨溪乡作为农业乡镇,留守儿童占比较高,不少孩子面临家庭困难,老师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在生活中嘘寒问暖,以师者仁心守护着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看到孩子们眼中有光、心中有梦,再苦再累都值得。”教师代表的心声,道出了全体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座谈期间,出席座谈的领导们还为7名在教育教学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乡村教育岗位上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获奖教师代表纷纷发言,分享教学经验、育人感悟以及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思考,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
擘画新篇:务实担当铺就发展坦途
在自由交流环节,老师们围绕教育教学实际踊跃发言,就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加强教师培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乡党政领导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不时与老师们互动交流,现场逐一回应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表示将对其余建议梳理汇总,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需求,全力争取支持。
座谈会尾声,乡党委书记作总结讲话,对全乡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福,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稳妥有序做好合并‘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资源整合、师资融合,让办学效益再上新台阶;二是要用心用情照亮孩子成长之路,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用爱心与智慧守护乡村孩子的梦想;三是年轻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能力,主动适应教育改革新要求,在学习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共同为磨溪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从优化资源布局到关爱师生成长,从解决实际难题到擘画长远发展,磨溪乡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如今,以中小学合并为新起点,磨溪乡正凝聚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奋力书写培养时代新人、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