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河东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5-07-0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6039

河东乡:共“绣”出红色初心迎七一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08 10:00
打印
    关联导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7月1日下午,河东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一线巧思·中国红”绕钉画手工活动。10余名90后、00后青年群体齐聚实践所,以传统绕钉画技艺为载体,用一根丝线、几枚钢钉“绣”出红色印记,以独特方式传递爱党情怀。

绕钉画是一项传统民间工艺,通过在木板上精准固定钢钉,再以彩色丝线缠绕连接,最终形成立体图案。此次活动特别融合红色主题,精心设计党旗、党徽、“中国”字样、天安门等经典元素模板,让青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活动现场,河东乡实践所工作人员细讲解绕钉画的技巧与历史,并结合党史故事,将“每枚钢钉需精准定位”“丝线缠绕需均匀紧密”等操作要点,与“党的发展离不开无数党员的‘精准发力’和‘紧密团结’”相呼应,赋予传统技艺更深刻的时代意义。

活动中,青年们全神贯注投入创作:有的对照模板反复调整钢钉位置,有的专注缠绕丝线,力求图案饱满立体。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创作,一幅幅立体生动的红色绕钉画陆续完成——党徽在红丝线下熠熠生辉,“中国”字样用金线勾勒出庄严感。

“此次活动以‘传统工艺+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青年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党史的理解,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可触摸’‘可参与’。”河东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而青年群体的深度参与,为活动注入了蓬勃活力。“他们用创意为老手艺赋予新表达,又通过实践更深刻感悟红色精神,这种双向互动,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价值所在。”

以线为媒,以钉为笔。这个七一,河东乡的青年们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绕钉画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指尖传承,让爱党情怀在青春中绽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写下了温暖而生动的注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