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德安县高塘乡部分农田出现灌溉用水紧张局面。面对严峻旱情,高塘乡党委政府迅速响应,通过科学调度水源、强化设备保障、发动群众自救等举措,全力保障农作物生长,为乡村振兴筑牢水利屏障。
在旱情初期,高塘乡即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组织乡农口、水利站技术人员联合各村“两委”对辖区内水库、山塘、河道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可用水源底数,制定分级供水方案。针对水库、山塘蓄水量不足的问题,乡政府统筹协调,通过“分级提灌、错峰供水”方式,将河道、水库、山塘等主要水源科学调配至各村。
在罗桥村十二组,种粮大户万宗华的100余亩中稻正值抽穗期,需水量大。高塘乡政府争取应急资金,架设临时抽水泵从泯山河提水灌溉,并铺设管道直达田间,确保每亩稻田得到充足水分。“有了稳定水源,今年收成有保障了。”万宗华看着引出的清水浸润着干裂农田,难掩喜悦。
面对高温“烤”验,高塘乡以“水”为笔,书写了抗旱保灌的生动答卷,一项项务实举措不仅守住了群众的“粮袋子”,更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水基础”。未来,高塘乡将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强化科技赋能,让每一滴水都成为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