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人民政府
  • 信息类别: 涉农信息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10-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15208

牛蛙若遇病害如何用药?

发布日期: 2024-10-10 15:35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牛蛙易患以下几种疾病,请注意防治方法:

一、红腿病

红腿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蛙行动迟缓、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患病3-5天死亡。

防治要定期换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时、定量投喂食物,及时将发病个体分离治疗,控制疾病蔓延。可用10%的聚维碘酮(500度日)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恩诺沙星(500度日)或硫酸新霉素(500度日)进行拌饲治疗。

二、气泡病

气泡病是幼蛙的第一大杀手,会阻碍血液循环,并伴随着出血情况发生。

防治注意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池中水生生物数量。发现气泡病可以将发病个体捞出,放到清水中,2天不喂食物,部分个体会自行痊愈。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缓解病情,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0-15克。

三、歪头病

歪头病主要是环境变化导致伊丽莎白菌大量繁殖引起的。病蛙头部歪斜,在陆地上时病蛙呈顺时针方向跳动或打圈,在水体中亦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游动,之后肚皮朝上。引种时严格检疫,养殖过程中勤换水,合理规划养殖密度。发现歪头病后,水位降低到20厘米,并把浮板拿掉,停食并全面消毒。第1天每亩水深20厘米可用10%的聚维碘酮(500度日)100毫升或三黄散轮流进行消杀,再用氟苯尼考(375度日或磺胺嘧啶(500度日)进行治疗。

四、水霉病

水霉病表现为蝌蚪体表可见棉絮状白色水霉菌丝。患病蝌蚪焦躁不安,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最后衰弱死亡。

运输、分池过程中小心操作,谨防外伤。低温季节,水温低于20℃时要尽量避免捕捉和转运种蛙及蝌蚪。一旦发病,每亩水体用15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第2天再用硫醚沙星250毫升对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后变成凝胶状乳白色液体,再加水稀释800-1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8-10亩净水面;或每亩水体用500毫升盛荃安(复方戊二醛)进行全池泼洒,对水霉病具有一定抑制和治疗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