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市政服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3-2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03779

关于印发《吴山镇2022年美丽乡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3-24 14:10
打印
    关联导读:

关于印发《吴山镇2022美丽乡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直各单位

吴山镇2022年美丽乡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吴山镇人民政

2022310

吴山镇2022美丽乡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打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升级版,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建设美丽乡镇,根据《江西省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九江市美丽城镇创建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德安县开展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指引,坚持“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的发展战略,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面改善乡镇环境,提高乡镇服务的功能,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功能设施滞后、特色缺失、管理薄弱等问题,让乡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幸福家园,努力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精品乡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助推乡村振兴

(二)组织领导

1、成立吴山镇“美丽示范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长:吴小林(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 党委副书记、长)

    长:陶良飞(人大主席)

章新科(纪委书记)

沙小凤党委委员、副乡长

     员:余少波(城乡环境整治专干)

            赵达友(城乡环境整治专干)

                曾令荣(山湾村党支部书记)

                张友文(张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泽贵(蔡河村党支部书记)

                陈由春(何铺村党支部书记)

                宋增荣(红桥村党支部书记)

              桂红明(樟树村党支部书记)

              李洪义(杨柳村党支部书记)

              李洪志(大岭村党支部书记)

              杨泽建(彭山锡矿社区支部书记)

              孙崇高(萤石矿社区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沙小凤担任办公室主任,余少波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按照蹲村领导为队长,镇村干部为成员,成立十支工作队,其成员名单如下:

山湾村:沙小凤、余少波、何根龙张雪萌、曾令荣、黄红梅、刘安磊

张塘村:吴茜、邹广立、彭、刘  军、张友文、桂跃花、徐义淦、邱树曦

蔡河村:王胜娟、赵达友、万宗康、雷晴晨、陈泽贵、扶元梅、蔡孝海、颜为仁

何铺村:陶良飞、  金、陈义龙、黄俊鹏、陈由春、孙家财、金世姣、王祖元

彭山锡矿社区:陶良飞、杨泽建、罗  枭、蕾、杨泽建、周润娥、高丽、魏端粮

红桥村:宋晓喆、黄正勇、王佳文、姚皇珍、宋增荣、孙传银、胡遵生、江莱萍、胡乐义

萤石矿社区:宋晓喆、刘、潘  鋆、孙崇高、施秀菲、唐志伟

樟树村:章新科、张  建、、颜  迎、桂红明、刘桂花、桂明明、赵锋钢

杨柳村:周元龙、苏友强、洪先鑫、李慧敏、李洪义、刘南水、张爱玲

大岭村:张仁杰、曾祥江、钟李洪志、李国兴、陈元花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避免大拆大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防止政府大包大揽。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和超标准、超规模建设。通过拆、改、整,做到整洁有序、干净卫生。全力保障乡村公共服务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持续推进,标本兼治。既抓住当前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短期见效,更要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源头管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体系,力求常态长效。

(四)工作目标

按照全统一部署,持续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坚定咬住2025年实现美丽示范乡镇建设目标坚持以集镇为重点,兼顾周边村庄,统筹谋划、同步推进

二、主要任务

吴山镇美丽示范乡镇建设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环境美”。大力实施垃圾污水、水体清洁、“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乱搭乱建、违法建筑”和沿街立面等八个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及卫生乡镇创建行动,着力解决乡镇所在地“脏、乱、差”现象,有效改善乡镇镇区面貌。

1.实施垃圾污水专项攻坚行动。常态化整治主次干道、大街小巷、镇村结合部、公园广场、建筑工地、学校周边、公交车招呼站、房前屋后、集贸市场和公共厕所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健全日常保洁机制,加大重点区域保洁力度;合理配置垃圾箱、垃圾转运等收运设施;确保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落实到位;示范类乡镇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完善乡镇集镇周边村生活污水管网系统,强化污水管网入户收集,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排查整治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等情况;提升类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50%以上,示范类集镇生活污水实现“零直排”。

2.统筹推进卫生乡镇创建行动。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对照省级卫生乡镇建设考核评分标准,加强卫生组织管理、卫生教育、环境保护和卫生设施建设,强化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3.实施水体清洁专项攻坚行动。按属地管理原则,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的河流、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保洁,保持水面、岸边干净清洁;逐步恢复池塘、河流、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定期开展清淤疏浚。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督促镇、村河长履职履责。

4.实施“道乱占”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理整顿国省干道、农村公路及集镇道路等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占道违建、占道晒谷物、占道堆物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拆除道路沿线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确保道路畅通。整治并消除非法占道施工、铺设管道和挖掘道路等破坏道路行为。整治客货运车辆非法占道停车,消除马路车站,引导货车从镇区边缘通过。

5.实施“车乱开”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科学设置并完善交通护栏、信号灯、标识、标牌、标线等设施和标志,道路路灯、安全护栏、监控等附属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加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重点整治车辆乱开乱停乱放、车辆和行人不按信号灯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车辆违反规定载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严禁无牌电动车和摩托车上路行驶。

6.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攻坚行动。集贸市场的加大改造提升力度,确保达到经营设施分类分区、有安全出入口和通道及卫生、给排水、通风、消防等要求。合理划定集镇街道摊贩设置点,加强联合执法,规范经营秩序,合理划定临时疏导点,规范出店经营。

7.实施“乱搭乱建、违法建筑”专项拆除整治攻坚行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理和拆除房前屋后、背街小巷乱搭乱建的非法简易附属用房,依法依规拆除和回收空心房、危旧房,基本消除违法建筑,重点整治占用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严重影响乡镇入口、重要节点、道路两侧景观的违法建设,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建立日常管控机制,严格执行建房规划许可制度,逐步推行农村建筑工匠培养管理制度,杜绝无序建房。

8.实施“线乱拉”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识清晰、牢固安全、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清理废弃线缆,整治户外架空线违章乱架行为,归并整理杂乱无序线缆,着力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加强电网升级改造,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供电可靠、节能高效的供电网络。弱电管线原则上入管入盒,有条件的乡镇在主干道实施架空线缆入地改造。

9.实施沿街立面专项整治攻坚行动。门店招牌一店一牌、整齐美观,路牌、站牌统一制作设置,清理和规范设置沿街防盗窗、遮阳檐篷、空调室外机、卷闸门等设施和门牌、广告牌匾、灯箱标识等指示标牌,公益性宣传标语设置规范、美观。拆除更换残缺损坏的户外广告,根治“牛皮癣”小广告,清理乱贴乱涂,保持沿街及两侧立面整洁美观。加强老旧小区提档整治,改善居住环境。

(二)全面提升设施功能,实现“生活美”。通过实施一批道路、便民、医疗、教育、养老、文体、旅游、农村生产、绿化照明及防震减灾等基础服务设施项目,极大地完善乡镇镇区功能,提升镇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生活便利、秩序良好的集镇风貌

1.道路交通设施。所有乡镇应推进路网建设,完善路网体系,打通“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强化管养维护,修补破损路,提高路面完好率。将无障碍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道路建设系统。

2.便民服务设施。所有乡镇应建设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包含集中办事窗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功能,做到乡村和城镇居民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示范类乡镇因地制宜建设邻里中心,集合医疗、养老、文化、健身、邮政、零售、餐饮、维修等各项服务功能。

3.医疗卫生设施。医院建设规模、标准符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08),按照镇域人口总数合理计算床位和建设规模,同时配备防保站或公共卫生科等设施,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镇”。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水平。

4.教育设施。普及学前教育,镇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适当考虑周边村庄就近入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的设施建设,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建设规模、标准达到省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推进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

5.养老设施。面向镇区及周边乡村,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基础类和提升级类的乡镇至少建有一所设施设备较为完善的养老院。建有一所服务设施完善、设备齐全、护理水平良好的养老机构。

6.文体设施。鼓励利用街头绿地、闲置建筑进行改造利用建设文体设施。设有一个综合文化站,推进数字化建设,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活动、教育培训、文化艺术培训、科普讲座等功能;至少要建有一个室外公共标准灯光篮球场。示范类乡镇确保每个行政村(社区)建有一个图书室或文化家园,可结合邻里中心设置;建设健身广场,配备篮球架、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网柱、室外健身路径等器材,并可结合中小学校或单独建设足球场。

7.旅游设施。有旅游景点重点发展的乡镇要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集合游客集散、交通换乘、信息咨询和产品订购等多项旅游服务设施。

8.农村生产服务设施。合理设置农村生产物资供应网点、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网点和快递网点等。基础类的乡镇要配备有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和技术指导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农业机械销售和维修点。

9.绿化照明设施。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大力实施植树增绿、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行动,多植乔木和乡土、彩色树种,做好庭院绿化、公园绿化、道路绿化;合理配备路灯设施,实现照明达标。示范类乡镇和有条件的乡镇要通过系统设计改造,将各类自然、人文、生态、农业景观等资源“串点成线”,形成集“绿化、文化、活化、美化”一体的休闲观光绿道,进行必要的美化亮化。

10.防灾减灾设施。根据本地区主要灾害风险隐患和国家、省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各类灾害工程防御措施;合理设置应急避灾场所、通道和物资储备站点。综合运用生态技术,增强雨洪管理能力;要建有乡镇灾害事故预警信息传播系统。根据国家标准和省有关要求规划消防救援队站建设用地,设置消防救援队站,配备基本消防通信设备和消防装备设施,合理设置取水点、消火栓、消防宣传阵地等。

(三)全面提升品质内涵,实现“人文美”。应结合各乡镇的优势和特色,准确定位乡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布局,重点突出人文特色,打造特有的集镇风貌。

1.保护历史文化传统。采用微改造、微更新的方式,整体保护乡镇格局、街巷肌理、传统风貌、街巷系统和空间尺度,留住乡愁记忆。鼓励改造利用老厂房老设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演艺会展等功能,植入商贸、健康、养老服务等生活服务功能。

2.塑造特色风貌。注重保护和延续乡镇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乡镇的历史文化及周边山林水系,挖掘乡镇的地域特色,注重显山露水、塑造田园风光。挖掘和传承乡镇的文化基因,依托好当地资源、用好当地材料、体现当地文化、讲好当地故事,真正把当地的文化基因、历史脉络、风格肌理梳理出来,打造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美丽乡镇。

3.加强环境设计。要做好民居风貌提升改造,加强对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色彩的引导和控制,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对重要街区、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开展项目设计,展现浓郁的市井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塑造网红打卡景点。

(四)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治理美”。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党建+”管理模式,建立管而有效的长效机制,打造幸福宜居的美丽乡镇。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构建“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政务服务平台等与乡镇管理相关的资源。推进成立综合执法大队,承担综合执法管理任务。以“雪亮工程”建设为依托,加快乡镇智能安防小区建设。推行实施“街长制”,由镇干部或工作人员任街长,聘任本街德高望重的群众作为副街长。对落实门前责任制、卫生保洁、规范经营、红白喜事、宠物管理等情况进行动态巡查,解决环境综合整治阶段性问题。

2.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发动并引导村(居)民经常性开展镇区整治和建设活动,使镇区环境从“点”到“面”、从“面”到“里”得到全面改善。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深入人心。利用本地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引导居民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夯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开展文明村、文明镇创建活动。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全民发动。镇、村两级要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实际,在辖区内开展美丽乡镇建设工作,在村民小组召开动员会,宣传和鼓励群众一起参与到工作中,一起打造干净舒适的家园。

2、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根据责任片区划分,各片区的负责人要全面负责片区内的环境整治工作,竭尽全力提升片区内的面貌,扮演好片区的管理者、宣传者、维护者等多重角色。

3.示范模范,典型带动。 

组织村美丽示范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其他乡镇、村庄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推动美丽示范乡镇建设全面铺开。利用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积极开展美丽乡镇建设行动宣传,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4、资金保障,有机发力。

充分利用帮扶资金。积极联系包联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实施美丽示范乡镇建设。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美丽示范乡镇建设,汇聚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和整合移民、交通、农业、林业、卫生、文化等方面项目和资金,进行集中投入集体自筹资金。按照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建立村级卫生费用村集体自筹机制,用于村保洁员工资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5、督查指导,宣传发动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抽查、每月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示范乡村建设如期完成。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被通报的片区立即进行整改。


附件下载